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办好群众身边事 打造宜居新天津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12-12 15:03
来源: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一座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治理水平,关乎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市民家中暖气能否始终温暖、网红城市如何提升颜值、垃圾分类怎样遍及每家每户,城市公园如何提升改造、公共厕所到底建在哪里……这些事关百姓生活的大事小情,都是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始终努力的重要内容。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城市管理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城市管理突出问题,聚焦群众身边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公园建设等工作,努力实现民心工程得民心,努力让天津成为更加宜居的城市。
 
关键词1: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已覆盖六成居民家庭
 
提起垃圾分类和处理,20年前,天津市基本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彼时垃圾进坑塘、进猪圈……只要运出外环线就是胜利,结果外环线形成了百余个堆放点,造成垃圾围城。1999年,天津利用世界银行资金,建立了第一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同时启动垃圾袋装,用了近10年时间解决了垃圾袋装问题。目前天津市常驻人口有1556万,按照人均每天产生0.8公斤垃圾计算,全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就有1.32万吨。针对生活垃圾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城市管理委多措并举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2019年,市城市管理委从群众熟悉的垃圾分类入手,持续推进城市净化工作,坚持组织领导、设施建设、制度保障、教育引导四位一体:从健全体制机制入手,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设立生活垃圾分类中心,指导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从补齐末端设施短板入手,吸纳社会资本近百亿,全市11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已经全部开工建设,今年新增垃圾处理能力3424吨/日;从强化法制保障入手,推动《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纳入人大立法预案,预计2020年颁布实施;从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入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垃圾分类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垃圾分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天津市垃圾分类覆盖居民户数已达到180万户,覆盖率为60%,全市公共机构开展垃圾分类已达到3662家,覆盖率为70%。同时,探索形成了一批符合天津实际的好经验好做法:河西区结合创文创卫,推动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和文明社区双创联动;和平区进行分类投放端的市场化探索,实现政府、企业、群众三方联动;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率先应用智能物回终端,实现社区全覆盖。
 
关键词2:连续四年提前供热,暖气不热问题半小时内受理处置
 
民生无小事,冷暖在人心。天冷了,只有市民家中的暖气热起来,百姓心头才会更温暖。为此,天津市坚持连续四年提前供热,真正把温暖送到百姓家中。
 
为保障高品质供暖和高标准服务,市城市管理委一是坚持“提早”,上一采暖期结束后,即对全市供热锅炉、供热管网,特别是老旧社区和供热问题集中区进行全面排查检修,为今年供热提供硬件上的保障;二是坚持“达标”,在综合分析研判天气状况的基础上,11月1日零时正式供热,达标运行,“一步到位”;三是坚持“服务”,深入开展“暖气够不够热?保证温暖到家!”专题检视工作,通过供热应急监测平台,把全市主要热源供热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服务协同、监管可视、应急处置及时,还以“通、快、灵”为目标,建设覆盖“8890-市级单位-区级部门-基层站点”的四级智能化受理系统,供热问题实现30分钟内快速处置。
 
自11月1日供热以来,据8890热线统计,群众满意度达93%。
 
关键词3:打造海河夜景新名片,解放桥实现常规化开启
 
多年来,市城市管理委长期思考如何营造出既美轮美奂又独树一帜的津城夜景。天津的夜景应该不同于北京国贸、上海外滩、纽约曼哈顿的那种星光闪耀般的极致繁华,而是要突出天津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情,把九河下梢的漕运文化、以西式小洋楼为代表的近代西洋文化、古文化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融合起来,让夜幕下的城市景象也能成为天津的新名片。
 
2019年,市城市管理委推动解放桥常规化开启,努力打造海河旅游新体验。为推动天津市夜间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在“七一”“八一”“中秋”和“国庆”等4个节日组织了5次开桥。拉出开启的时间表、路线图,制定16个专项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对海河夜景灯光设施和解放桥进行了系统的维修维护,让市民获得既看解放桥,又看海河夜景的双重体验。尝试进行视频直播,同步播放音乐和歌曲,烘托现场氛围,讲好天津故事。
 
据统计,5次开启活动现场观赏人数累计达40万人,网络观赏、关注累计达3000万人次。解放桥开启活动已然成为展现天津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新名片和海河夜景游览的新亮点,成为天津独具特色、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关键词4:提升网红城市颜值,8座城市公园全新亮相
 
作为网红城市,天津的高颜值还体现在一座座独具魅力的城市公园上。2019年,全市新建提升各类绿化10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8.5%。同时,启动实施了梅江公园二期建设,建设完成成林道街心公园等8座公园,水西公园全面建成开放,城市绿道示范段河西段完工并开放,为群众休憩游玩提供了更多好去处。特别是绿道公园,保留了基本地貌,保留了铁路元素,保留了历史文化,留住城市记忆。对全市285个公园进行摸排整改,全面解决安全监管存在漏洞、设施老化破损严重、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好公园的后期维护管理问题,市城市管理委推进公园管理市场化,形成社会化公司管理公园的新模式。在公园管理模式市场化运作,借鉴北宁公园的成功经验,以水西公园为切入点推广公园管理市场化模式,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进一步推进作业和管理分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服务和管理上;进一步增强公园管理的活力,形成社会化公司管理公园的新模式。
 
关键词5:厕所革命向智能发展,百余座公厕人脸识别可取纸
 
厕所虽小,却连着大民生,关系大文明。有人说,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最好去看它的公厕。公厕怎样,城市文明就怎样。2019年,市城市管理委深入推进厕所革命,进一步解决“如厕难”问题。全年建设提升公厕333座,超额完成全年建设提升200座目标任务,进一步缓解了“如厕难”的问题。建设提升的333座公厕遍布16个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重点地区、老旧居住区和配套欠账地区,进一步完善公厕布局。二类及以上公厕全部配备了手纸和洗手液,114座公厕试点安装了人脸识别取纸装置、26座公厕试点提供免费WiFi,服务更加人性。
 
关键词6:严格落实文明条例,累计开出200多万元罚单
 
2019年,市城市管理委严格落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大力整治不文明行为。按照《条例》规定,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贴乱画、私搭乱盖、饲养家禽、犬只便溺等6大类行为依法进行治理。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18万余人次,进行执法检查26万余次,警告劝阻责令改正4.4万余次,查处案件1807件,行政处罚24.2万余元。同时举一反三,加大对与文明条例相关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对露天烧烤、运输撒漏等行为罚没224.1万余元。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管理,应时时处处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需要为出发点。今后市城市管理委将继续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让城市管理更有序,让城市空间更亮丽,让津城百姓生活更美好。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