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记忆

湖北宜昌:老年摄影作品《我的得意之作》公开出版展出

发布时间:2025-09-30 14:27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9月29日,当一幅幅承载着湖北宜昌变迁与温度的摄影作品,在工人文化宫展厅中徐徐展开,“发展中的宜昌?我的得意之作” 摄影艺术展正式揭开了神秘面纱,《我的得意之作》图书出版座谈会也圆满举行,也是献给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厚礼。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柳月 刘语桐)9月29日,当一幅幅承载着湖北宜昌变迁与温度的摄影作品,在工人文化宫展厅中徐徐展开,“发展中的宜昌?我的得意之作” 摄影艺术展正式揭开了神秘面纱,《我的得意之作》图书出版座谈会也圆满举行,也是献给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厚礼。

 

微信图片_20250930121631_71_165.jpg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李亚隆宣布展览开展,并与湖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徐为民为《我的得意之作》图书出版揭幕。

 

宜昌市老年摄影家协会主席文振效介绍了《我的得意之作》的成书过程,并总结了老年摄影家协会的工作。宜昌市老年摄影家协会首任主席、92岁的刘德福大师的发言慷慨激昂,让人感动。与会专家、大师对老年摄影家协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誉。

 

微信图片_20250930121633_72_165.jpg

 

这场筹备数年的视觉盛宴,不仅是宜昌老年摄影人艺术成果的集中亮相,更像是一本用镜头撰写的 “城市回忆录”,每一张照片都凝结着他们对这座城市的深情,也串联起个体生命与城市发展交织的动人故事。

 

数年坚守:从 “误会风波” 到 “精品集结” 的逐梦之路

 

回溯展览的源头,故事要从三年前宜昌市老年摄影家协会发起的 “发展中的宜昌 ——‘人福杯’我的得意之作” 老年摄影作品征集活动说起。对于这群平均年龄超过 65 岁的老摄影人而言,摄影早已不是简单的兴趣爱好,而是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活动启动后,老人们的热情远超预期,他们带着自己精心拍摄的作品,一次次走进作品鉴赏点评会的现场。在那些热闹又专注的场合里,有人捧着相册,细细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 或许是为了捕捉宜昌长江大桥日出的绝美瞬间,凌晨三点就扛着设备在江边等候;或许是为了记录老城区改造前的最后风貌,顶着烈日穿梭在狭窄的街巷;也有人拿着照片虚心请教,与其他摄影爱好者探讨构图技巧、光影运用,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打磨作品。

 

微信图片_20250930121633_73_165.jpg

 

三年时间里,这样的作品鉴赏点评会足足举办了 21 场,50 多位老摄影人先后登台,将自己的创作心路娓娓道来,累计超过 1000 人次参与其中。然而,筹备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活动参与人数众多,每次聚会都格外热闹,曾有小区居民误以为这是 “非法集会传销”,直接报了警。当民警赶到现场,看到的却是一群拿着相机、讨论照片的老人,这场 “误会” 才得以化解。但也正是这个小插曲,从侧面印证了老摄影人们对活动的投入 —— 他们的热情如此真挚,以至于让旁人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力。

 

经过无数次的筛选、点评与修改,从最初征集到的 3568 幅(组)投稿作品中,106 位作者的 195 幅(组)“得意之作” 最终脱颖而出。这些作品不仅在展厅中精彩呈现,还被精心收录进同名画册,成为可以长久留存的珍贵记忆。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是老人们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是他们用时光与热爱浇灌出的艺术之花。

 

微信图片_20250930121633_74_165.jpg

 

光影交织:技术与情感碰撞出的宜昌 “影像密码”

 

走进展览现场,仿佛踏入了一场与宜昌的 “时空对话”。本次展览最打动人心的,便是 “技术积淀与情感表达并重,形式创新与深度思考兼求” 的核心特质。老摄影人们虽已步入晚年,但在摄影技术上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 扎实的构图让画面极具张力,精妙的光影运用让每一处细节都充满质感,他们用岁月沉淀的视觉审美,将宜昌的美定格在镜头之中。

 

从内容上看,这些作品堪称一部 “立体的宜昌发展史”。有新老照片对比的系列作品,左侧是几十年前宜昌的老街道、旧建筑,道路狭窄、房屋低矮,透着岁月的沧桑;右侧则是如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鲜明的对比让人直观感受到城市的飞速变迁。有聚焦 “大国重器” 的纪实作品,三峡工程、宜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场景被一一记录,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仿佛能透过照片传来,展现出宜昌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也有捕捉自然之美的诗意作品,春日里漫山遍野的樱花、秋日里层林尽染的山林、冬日里银装素裹的江面,每一幅都如同一幅精美的油画,让人沉醉于宜昌的自然风光之中。

 

微信图片_20250930121634_75_165.jpg

 

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记录百姓日常的温情作品:菜市场里摊主热情叫卖的场景、公园里老人带着孩子嬉戏的画面、街头巷尾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 这些平凡的瞬间,在老摄影人的镜头下变得格外生动,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宜昌这座城市的温度。

 

老有所为:摄影为夕阳红生活注入别样活力

 

对于参与展览的老摄影人来说,摄影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点亮退休生活的 “精神灯塔”。在接触摄影之前,有些老人的退休生活平淡乏味,每天只是买菜、做饭、散步,日子过得有些单调;而自从拿起相机,他们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多彩。为了拍摄到满意的作品,他们会主动了解宜昌的历史文化、城市规划,会学习新的摄影技术、修图软件,甚至会约上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外出采风,足迹遍布宜昌的大街小巷、山川河流。

 

微信图片_20250930121712_80_165.jpg

 

摄影让他们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也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我价值。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摄影人说:“以前总觉得退休了就没什么用了,但是通过摄影,我能把宜昌的变化记录下来,能让更多人看到这座城市的美,我觉得自己还能为社会做贡献,这种感觉特别好。” 在拍摄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记录了城市的发展,也书写了自己精彩的晚年生活,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致敬。​

 

微信图片_20250930121715_83_165.jpg

 

随着“发展中的宜昌・我的得意之作” 摄影艺术展启幕,展厅里前来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有人在老照片前驻足良久,回忆着过去的岁月;有人被城市发展的成果震撼,为宜昌的变化感到自豪;也有人被老摄影人的精神所打动,重新思考晚年生活的意义。​

 

这场展览,是宜昌老年摄影人的 “得意之作”,更是宜昌城市记忆中浓墨重彩的美片。镜头里的宜昌,因为他们的坚持而更加鲜活立体;他们的晚年生活,也因为摄影而变得更加有温度、有深度。而这份用光影书写的城市与人生故事,也将在时光的流转中,不断传递着热爱与力量。​

107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