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昔日臭水塘变身国家级湿地公园 沙洋3亿元治理潘集湖

2019-05-09 14:54:54来源:湖北日报   
核心摘要: 鸟瞰潘集湖,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蛙鸣、鸟叫如同协奏曲。很难想象,曾经这里猪圈鸡舍遍布,污水横流,水体污染严重,当地人连灌溉都不愿用。

 

       4月22日,荆门沙洋潘集湖湿地公园建成我省荷花科研基地,新引进国庆红、粉松球等300余种莲花。
 
  鸟瞰潘集湖,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蛙鸣、鸟叫如同协奏曲。很难想象,曾经这里猪圈鸡舍遍布,污水横流,水体污染严重,当地人连灌溉都不愿用。
 
  重塑自然之美
 
  2010年以前,潘集湖到处是投肥养鱼、养鸭,夏天,隔几十米都能闻到臭味。“我们那时称这里是‘死水’。”曾集镇肖院村村民陈怀礼说,靠湖的住户一年四季不敢开窗。
 
  潘集水库1974年兴建,是荆山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重要湿地。2010年,沙洋县决定,建好潘集湖,重塑自然之美。2011年,《湖北潘集湖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出台。9年来,沙洋投资3亿元全面保护、有效恢复潘集湖湿地资源,先后生态移民15家农户,拆除鱼塘围堰、拦汊养殖堤坝63处,恢复水域400多亩,退渔退耕还湿1255.5亩。“这里曾是一家养猪场,现在是观景台。”陪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潘集湖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王小艳一路弯腰捡拾树枝、拔杂草。60岁的孙店村村民范诗彪以前是2800亩渔场场长,现在变成民间湖长,每天带人巡查10公里岸线,清除水面垃圾、制止游人垂钓。“由投肥养鱼,到种芦苇,养睡莲,每天很充实。”范诗彪笑着说。
 
  为净化水质,潘集湖公园种植大量芡实、茭白等水生蔬菜,沿湖建设芦苇、菖蒲、荷花等挺水植物带,园区水岸绿化率达到78.06%。经过几年治理,潘集湖水质由Ⅳ类变成国家Ⅲ类水质标准。目前,潘集湖公园总面积达539.9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70.96公顷,湿地率高达87.2%。2017年12月,潘集湖跻身国家级湿地公园。
 
  打造莲花基地
 
  雪白的“一丈青”、带彩的“落霞映雪”、娇艳欲滴的“绯云千叶”、姿态高雅的“赤子”……在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在建设全国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社会开放园、华中荸荠脱毒苗生产繁育产业园,打造湖北省莲花展示中心。“鱼跃荷香,群鸟齐聚,让自然之美,重回这片湿地。”沙洋县县长刘克雄说。
 
  2018年,沙洋县引进省水生蔬菜科学研究所,在潘集湖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潘集湖在原有睡莲和红白粉三色荷花基础上,新引进国庆红、粉松球、赤子、小醉仙、案头红等300余种莲花,今夏可向游人开放。”水生蔬菜首席专家柯卫东说。“这里是丘陵地带,是候鸟迁徙的一个重要通道。”王小艳说,在潘集湖,游人可与小天鹅、八哥、苍鹭等不期而遇,看见成群白鹭与耕牛共处。2018年12月监测显示,潘集湖湿地公园范围野生鸟类达103种,比2011年增加小天鹅、普通秧鸡、红脚苦恶鸟、灰头麦鸡、绿翅短脚鹎5种鸟类。
 
  享受生态红利
 
  悠悠潘集湖水,滋润两岸百里田畴。“种植莲藕,亩产可达1万斤,能净化水质,还有纯收入6000元。”肖院村村民毛红兵对记者说,他每年除了种莲藕,还种植荸荠、芡实、茭白等水生蔬菜。
 
  潘集湖湿地公园周边4个乡镇20万亩稻田,划定为优质稻化肥农药“双减”生产示范区,推广有机肥、配方施肥,科学处方用药、频振灯杀虫,实现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油菜、早稻、再生稻,一亩田纯收入过2000元。好水产好米,有机再生稻超市卖到12元一斤。”毛李镇种植大户方述清说。
 
  邻近的孙店、太山、龚庙村享受到湿地公园带来的生态红利,发展水生蔬菜、特色林业,深度开发田园采摘,将休闲体验、文旅产业、致富田园融为一体。
 
  目前,潘集湖与沙洋劲松园、紫薇园、张池农耕文化产业园、雷都樱花园等“一线串珠”,已成为生态旅游品牌。
下一篇:

江苏省泰州市首个城市风貌智慧展厅5月对外开放

上一篇:

广州猫主题咖啡厅 Meow Restaurant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