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风雨桥: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2019-07-22 16:55:29来源:古建中国   
核心摘要:中国古建筑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体系未变,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 风雨桥是可以与鼓楼媲美,展现侗族文化灵性的建筑物。风雨桥,又叫花桥。侗族自古以来临水而居。为了行走便利,侗家人会在寨河上架起一座或数座桥,一般是建在寨河的下游。
据说如此也可以将从上游流来的福气好运拦聚到寨里。侗家人对桥址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侗族将山脉、河流视为“龙脉”,认为“龙嘴”是安寨的最佳地点,而风雨桥是用来贯龙脉、导龙气、领水口、存财气的。这中间就包含着侗家人祈愿自己的民族家族生存兴旺发达的潜意识。
 
 
侗家的风雨桥,不仅可以便利交通,还可以为行人遮风避雨,因此都是“廊桥”。特别是“南侗”地区,这种杉木组合的托架支梁式木桥,建造得式样繁多,工艺十分复杂,装饰非常讲究,大大超出了桥的实用性功能。
 
风雨桥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
 
桥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廓和亭阁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也是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桥身以巨木为梁。
 
从石墩起,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桥面游廊宛如长龙。游廊上建有三层或五层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桥亭三至五座。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含宝形状。
 
 
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桥的长廓避间为过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行人休息。长廓两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种历史人物,或绘制神话故事彩画。
 
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系木料凿榫衔接,横穿竖插。棚顶都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所以这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仍然坚不可摧。
 
即使是一些偏远村寨很简单、很短小的风雨桥,也至少是二重檐以上的、结构骨架复杂的“廊桥”,廊顶上会竖起一个或几个多重檐的亭阁式宝顶。桥、廊、楼一体,远远看去,就像是带鼓楼的长廊。在有的村寨,比如黎平的肇兴大寨、榕江的车江大寨,在鼓楼的附近都配建有风雨桥,有的索性就是没有溪河的旱地风雨桥。
 
 
桥的长廊两边,立有带长凳的栏杆,专供行人歇脚避风雨,寨民休憩娱乐,年轻人谈情说爱。抬头四望,桥的长廊、重檐、亭阁内,无处无彩绘,有的廊内还挂着匾额、字画。中央的亭阁里,供奉着“祖母神萨玛”,也许还有桥神。在那些多重的檐口、攒角和瓦脊上,也都有彩绘,或吉祥动物塑像,或葫芦宝顶。有的桥头还立有建桥记事碑,记述这座桥的修建历程及捐助人姓名。
 
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凡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侗乡风雨桥是侗族人民标志风物,更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梳理现有建筑行业的乱象和文化的缺失与断档,最大程度创造集多种功能和需求为一体的建筑文化实体空间。强势连接建筑、文创、文化行业上下游企业和专业学术人士,联动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共同传承建筑文化。
(责任编辑:常乐)
下一篇:

北京市“美丽乡村路”已超1000公里

上一篇:

山西:综改示范区对绿色建筑项目最高奖励300万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