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武汉:今年将完成56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

2020-07-10 11:03:20来源:楚天都市报   
核心摘要:截至到去年底,武汉市已完成海绵城市面积123.59平方公里,下一步,将围绕罗家港直排区、严西湖、沙湖、三角湖、后官湖等大型河湖推进海绵城市改造。确保2020年完成海绵城市建设56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
 
 
大雨落江城,连日云不开。连续的降雨,为江城市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记者注意到,上月底、本月初武汉市交警发布的渍水点中,鲜见青山和汉阳四新的踪迹。
 
这源于2015年起武汉启动的海绵城市建设。彼时,为应对城市渍水内涝,对水资源回收利用,武汉市按照“集中示范、分区试点、全市推进”的思路,完成了青山和汉阳四新一新一旧两个示范区38.5平方公里、288个项目的建设,有效消除了6个历史渍水点、3条黑臭水体,新增市民活动场所3.3万平方米。
 
武汉市城建局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处表示,截至2019年底,武汉市已完成海绵城市面积123.59平方公里,目前正在推进罗家港直排区、三角湖、后官湖、中法生态城等汇水区建设,确保今年完成海绵城市建设56平方公里。
 
探访:

老旧小区告别渍水,化身宜居乐园

 
  123社区内的透水砖路面
 
彩色人行步道绵延向前,火红美人蕉旺盛生长,进出居民便衣轻装……7月2日,历经暴雨的洗礼,青山区园林路与南干渠街交会处,钢都花园小区123街坊内,一抹“武钢红”的门牌显得尤为清新爽朗。
 
“以前,这里每逢下雨,砖缝里全是积水,几步路都能把鞋子湿透。”广场上,周阿姨说,两年前,小区开始进行海绵改造,原有步道、广场、花园内的瓷砖被各色透水砖取代,如今,雨再大,地面也很少有积水。
 
记者看到,人行步道上,红黄青三色透水装铺装有序,远远望去,与往常步道并无差异,迈向步道,脚感舒适。步道左右两侧均栽种植被,木质廊道绵延向前,地面也均是质地绵实的透水砖。
 
碧水集团海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武汉启动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之一就选定了青山区。其属老工业城区,地面硬化面积大,渍水内涝情况严重。其中,钢都花园所属的123街坊建设年代久远,由于先天规划不足,下雨天裸土流失、局部管道淤塞严重、硬化路面排水不畅等问题接踵而至。
 
为此,碧水集团海绵公司对整个小区地形、地下水量进行勘测,随后确定了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及生态停车场等LID措施,因地制宜进行改造:积水严重的硬化路面,系统性埋入滤水管,铺设滤水砖进行雨水收集与净化。解决小区积水等问题同时,同步修复受损绿地、破损道路,使社区公共区域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解读:

“渗滞蓄净用排”让城市雨水良性循环

 
  小区内的雨水花园
 
6月29日,在海绵公司内的巨大沙盘上,一场模拟降雨的视频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该区域内,道路上的透水砖吸纳、下渗雨水;公园里,略低于地面的下沉式绿地、葱郁的雨水花园内,草本植物自然涵养水分;建筑物屋面之下,旱溪、雨水桶承接建筑内雨水。不能被自然吸滞的雨水经砂石垫层、透水混凝土、积配碎石层的逐一过滤,汇入绿地、蓄水池。待降雨峰值过后,经海绵工序净化后的雨水,或储存用于社区绿化洗车,或分批汇入城市排水管渠。整个过程,雨水实现“全过程循环利用”。
 
在武汉市海绵产品研发基地,各色海绵砖块、透水混凝土等产品摆放有序。“海绵透水砖已发展至第二代,工艺上已达到纳米级水平。”技术人员说,雨水中常伴有灰尘、土壤,随着年限增加,透水砖表面易出现堵塞,影响雨水下渗。该公司参与研发的最新砂基透水砖,采用膜技术,经膜隔离,土壤、砂石等大颗粒物质自然被隔绝在外,雨水经此得到过滤,净化后汇入地下,大大增加了地砖的使用寿命。
 
“形象地说,海绵工程好比冰山群,市民看见的透水砖、生态绿植部分占比仅为10%,庞大的系统隐匿在地下,多重体系衔接配合,让雨水缓冲后入湖入江。”武汉市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管理站站长赖成林说,城市渍水与否,更大程度上由抽排体系决定。分散在城市各角落的海绵,主要担负处理、收集雨水的缓冲作用。
 
赖成林说,海绵城市核心理念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实现对年径流总量70%的控制(对应武汉市日降雨量约为24.5毫米),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数据显示,降水强度为中雨时,24小时降雨量约为10—25毫米。通过“源头减排”项目的建设,促进雨水径流自然下渗,缓解市政排水管网压力,可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智能:

“海绵一张图”监测示范区积水情况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平台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需要前期建设,也离不开后期的维护保养。
 
2018年5月18日,全市海绵城市监测评估平台落成。“平台使用物联网技术,可对青山、汉阳2个示范区117个点位进行实时监测。”碧水集团海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前期施工中,公司即基于GIS地图,在示范区各管网、路边易渍水处安装438个传感器,对水质、水位、流量、面源污染等数据进行收集监测。
 
一旦某海绵点位出现短时积水等情况,系统自动预警,同一时间,手机、电脑端获得预警通知;随后,具体数据经互联网传输到服务器,工作人员利用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结果进行反馈和修正。
 
目前,该评估体系已完成9个系统应用的开发及相关数据的应用集成。取得包含水系、管网排口、泵站、气象、易涝点、典型项目及海绵设施等监测数据,其中,自建在线监测数据372万余条。通过监测数据的采集,为后期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据悉,随着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后期,将形成覆盖全市的“海绵监测图”,对数据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与管理,实现各平台、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为城市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撑。
 
举措:

今年完成海绵城市建设56平方公里
 
  
海绵展馆
 
自2016年成为全国首批海绵试点城市以来,4年多的时间里,江城的海绵化建设的脚步愈发坚实有力。
 
率先试点的青山、汉阳四新示范区38.5平方公里、288个项目顺利完成,6个历史渍水点、3条黑臭水体有效消除,改造生态停车场6400余个,新增市民活动场所3.3万平方米。截止2019年底,已完成海绵城市面积总计123.59平方公里。
 
市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管理站提出,自2018年海绵城市试点结束后,凡是2017年后拿到规划设计条件的建筑小区项目,都将融入海绵设计理念,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届时,雨水花园、植草沟中的净化雨水可实现洗刷浇花的多种用途。截至到去年底,武汉市已完成海绵城市面积123.59平方公里,下一步,将围绕罗家港直排区、严西湖、沙湖、三角湖、后官湖等大型河湖推进海绵城市改造。确保2020年完成海绵城市建设56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到2025年50%以上面积,为2030年80%以上面积达标做准备。
 
海绵产业也将在规划落地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延伸,以专业打造涉水项目为主的碧水集团正以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成果为依托,做全投资建设、规划咨询、项目施工、产品研发、运维管理等模块,从智慧水务、智慧海绵的角度提升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马清妮  赵麦麦)
(责任编辑:常乐)
下一篇:

数字孪生 助力智慧城市进阶发展的必要手段——以数字孪生赋能智慧交通产业升级为例

上一篇:

内蒙乌海: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