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沪深再度被委以时代重任

2019-08-23 10:54:34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沪深作为中国城市两大闪耀的“双星”,其示范引领作用长久以来辐射辉耀全国乃至全球。
      

       中华建设网讯
8月6号上海“自贸新片区”引来瞩目,紧跟着8月17日深圳“先行示范区”方案华丽亮相!

从上海到深圳,一中一南,这两座城市先后被赋予国家使命。 
 

沪深再度被委以重任

沪深作为中国城市两大闪耀的“双星”,其示范引领作用长久以来辐射辉耀全国乃至全球。

1979年深圳特区成立,深圳立身时代潮头开启了经济特区的全新探索。这座城市从当年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线城市。2018年,深圳在经济总量上逆袭香港。“深圳经验”和自贸区模式在内地其他城市得到推广和复制。

深圳一开始就含着金钥匙出生,而后的政策惠及度,除了京沪,没有城市能及。 今天的深圳,既是经济特区,也是计划单列市。既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也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未来,既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又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是打造制造业科创中心。 
       上海占长江之地利,拥江浙之富庶,1990年开发浦东新区,2013年自贸区在上海落地。去年11月以来,中央又给了更大的政策:进博会、科创板和注册制、自贸新片区均在上海落地,在长三角一体化中上海被明确更重要的作用。这四件大事,都有一个共同指向:重新定位上海在亚太以至于全球的位置。 
 

目标宏大 定位高远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提到:“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新片区参照经济特区管理”。 针对深圳,《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则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全球标杆城市”。

从时间上来看。中央为沪深分别制定了“两步走”和“三步走”发展目标,时间节点分别是2025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

到2025年,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区域创造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到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肩负使命 任重道远

放眼全球大势,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承载体,决定着未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纽约为核心、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东京为核心、英伦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纽约、东京、伦敦无不是国际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吸引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流动。 

中国也必然需要这样的中心城市。中央定下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在地图上看,分别位于中国的北、中、南,形成拉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

过去北、上、深这样的中心集聚效应强,但辐射效应还远远不够,受地理半径和制度约束。无论是自贸区,还是示范区,更具有可复制性,具有更大的空间可能。

如今世界的竞争,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异常激烈。深圳面临产业外迁问题,高水平院校、人才储备方面也有短板;上海的大型企业实力虽强,但在互联网科技领域落后于北京、深圳乃至杭州。再比如,国家给予了沪深两地科创板、创业板和注册制的政策红利,但目前与纳斯达克,以及港交所仍有差距。

能力大,责任重。政策红利和社会期许给予沪深发展机遇,道路崎岖但前途可期!

下一篇:

广东南雄至江西信丰高速公路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上一篇:

广州旧改喜提热搜 旧村与房企纷纷“结亲”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