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综合施策缓解拥堵难题

2020-07-10 21:50:28来源:经济日报   
核心摘要:在城市交通中,除了停车难,大家经常面对的还有行车难堵车。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在五环,我也在五环,这曾是人们对交通拥堵的一
在城市交通中,除了停车难,大家经常面对的还有行车难——堵车。“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在五环,我也在五环”,这曾是人们对交通拥堵的一种无奈调侃。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9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16年至2018年,北京日均拥堵持续时间分别为2小时55分钟、2小时40分钟、2小时50分钟。可以说,堵车已经成为影响市民出行、制约城市运行和污染环境的一大因素。破解堵车难题,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从近年来各地的实践看,汽车限购、限行等“围堵”措施对治堵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距目标尚有不小差距,在一些地方也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而且,一味限购,不仅不利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不利于扩大内需消费。因此,治理拥堵,还需加大力度,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提升实效。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强化“城市大脑”,特别是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城市治理中,致力于“数字治堵”,全面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使交通治理更加智慧化。从北京的实际情况看,晚高峰道路交通拥堵程度高于早高峰,早高峰拥堵路段集中在环路及进城方向的主要联络线,晚高峰出行集中的路段主要在环路以及出城方向的主要联络线。要通过大数据深入分析拥堵特点,及时发布拥堵预警,在不同时段和路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疏导措施,灵活控制信号灯,合理规划、实时推荐绕行路线,引导分散车流。
 
降低高峰时段私家车使用强度。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过多是拥堵的主要原因。要多举措鼓励更加经济的出行方式,降低对私家车的依赖和使用强度,减少路上汽车数量。从北京的情况看,早高峰进城方向交通压力大、晚高峰出城方向交通压力大,有潮汐特点。而且,即使是在高峰时段,也是部分地区拥堵,部分地区畅通。针对这一特点,要有的放矢,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治堵措施。比如,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网约车发展,鼓励多人合乘的拼车、顺风车等方式,提高车辆使用率、降低空载率。同时,要增加高峰时点和一些重点区域的公共交通供给,利用经济杠杆手段,提高部分区域高峰时段停车费用,降低公共交通出行价格,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和性价比。
 
引导职住平衡,促进就近就业。根据北京2018年居民出行入户调查,在居民出行目的中,中心城区通勤类出行占出行总量的比例为51%。早晚高峰小客车出行量占全天出行量的比例分别为39.1%、29.9%。早晚高峰拥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刚性通勤需求强烈,也是交通必要性的体现。如果能够通过产业布局和就业措施引导人们就近就业,破解“睡城”现象,可以大幅减少通勤需要,特别是减少远距离出行,同时也可以减轻拥堵压力。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做好相应工作,为交通等配套设施和便利措施建设做好足够的准备、预留空间,为城市建设、运行、发展打好基础。 (张 虎) 
 
  
(责任编辑:邱莎)
下一篇: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形势理性看)

上一篇:

包头:城市固废管理精细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