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智能建造 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20-08-03 13:01:47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近日,住建部、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中华建设网讯  近日,住建部、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在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智能建造 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何为“智能建造”?“智能建造”全称“利用智能技术和相关技术的建造方式”,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减少对人的依赖,达到安全建造的目的,提高建筑的性价比和可靠性。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断增强。长期以来,建筑业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大规模投资拉动发展,工业化、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比重不高,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融合不够,机器人和智能化施工装备能力不强,迫切需要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升级传统建造方式。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产业化分院副院长宋兵认为:“实际上,建筑行业目前叫做‘高技术的低集成’。很多部品产品本身是很好的,也很工业化和现代化,但是当它集合成一个住宅产品,它的系统化是不够的。”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比例只有0.03%,是除农业以外,处于信息化水平倒数第二位置的产业,因此,推动传统建筑向数字建筑转型,加快推进智能建造,已是大势所趋。在当下的节点,住建部出台《意见》恰逢其时,对行业发展意义重大,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意见》指出,要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在提升信息化水平方面,积极应用自主可控的BIM技术,加快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协同。
 
装配式建筑 或迎爆发式增长
 
如今,装配式建筑已经被各家建筑公司和房企广泛运用,形成了不同的装配体系,万科、碧桂园等企业均是大力推动者。而随着国家层面的不断倡导和相关标准的建立和完善,装配式建筑正在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盖房像搭积木一样”是其主要特点。相比现浇混凝土施工模式,装配式建筑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同时也符合环保生产的需求。
 
事实上,装配式建筑并非“新事物”,在广州,广东省博物馆、海心沙“亚运之舟”、广州国际会议中心等公共建筑,珠江新城的各大新建写字楼,以及广州各地在建楼盘,都有装配式建筑的身影。而在建筑施工单位和房企的探索过程中,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装配式建筑体系。
 
万科早在2002年就启动包括标准模块和建造方式在内的住宅产业化研究,并在此后十几年内逐步形成“5+2建造技术体系”,即全混凝土外墙、装配式内隔墙、系统模板、爬架、穿插提效+装配式装修+适度预制。
 
而碧桂园则持续推行SSGF新建造技术成套工法。碧桂园的一位在建项目工地负责人曾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通过SSGF新体系穿插施工的方法,楼栋中层在进行主体施工或抹灰等工序时,底层便已能够进入到装修阶段,工序穿插能够大大提升施工效率。
 
装配式建筑走向主流
 
在广东,省住建厅发布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已于去年10月起施行,并对建筑层数、装配率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而广州和深圳早已分别出台了装配式建筑相关规划和政策。
 
其中,广州宣布在2020年底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需达到30%以上,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新立项的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大中型建筑工程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共有96宗土地在出让时规定需采用装配式建筑,面积达880万平方米。
 
而深圳作为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今年上半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5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近100%,占新开工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0.7%。如今,装配式建筑正在逐步走向主流,成为国内建筑行业发展的大势。
 
下一篇:

倪虹部长一行调研参观“好房子”和新城建展厅

上一篇:

清洁环境 抗击疫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