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2025 年,成渝地区轨道交通将达1万公里以上

2021-07-24 06:59:18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日前,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成渝地区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0000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基本实现铁路进港。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000公里以上。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韩冬)    日前,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成渝地区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0000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基本实现铁路进港。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000公里以上。
 
 
《发展规划》从规划基础;总体要求;构建高品质对外运输网络;完善成渝“双核”辐射综合交通网络;打造高品质出行服务系统;构建高效率物流体系;提升绿色智能安全发展水平;创建一体化协同治理样板;保障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等十个方面提出要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是:
 
到 2025 年,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着力构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一体衔接联通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对外运输大通道、城际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网基本完善。
 
--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0000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基本实现铁路进港。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000公里以上。
 
--内外通达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世界级机场群航线网络通达全球,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日益凸显,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国际铁路港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重庆、成都“双核”之间以及“双核”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1小时通达,重庆、成都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智能绿色安全发展水平明显提高。5G网络覆盖交通重点场景,重庆、成都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公交、环卫、邮政、出租、轻型物流配送全部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交通环境污染和碳排放联防联治取得积极成效,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共绘共建共享共治机制更加健全。港口、机场等领域协调发展取得更大进展,一体化的市场管理政策、协调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以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全面建成设施互联互通、运行智能安全、服务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实现对外开放通道通欧达海、立体互联,重庆、成都国际门户枢纽联通全球,运输组织水平、创新能力、体制机制一体化合作国内领先。
 
为实现发展目标,《发展规划》提出,构建高品质对外运输网络。要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快构建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实现国内通达、国际开放,支撑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畅通陆海互济、四向拓展运输大通道,建设高水平国际枢纽集群。
 
完善成渝“双核”辐射综合交通网络。要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网络为基础,推进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基本形成成渝“双核”之间、“双核”与两翼等区域中心城市之间 1 小时交通圈、通勤圈,分类打造绿色高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城乡融合交通网络。打造高效互联城际交通网,构建都市圈通勤交通网,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城乡融合交通网络。
 
打造高品质出行服务系统。要按照“出行即服务”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便捷舒适、服务优质的客运服务系统,积极推进旅游交通便捷服务网络建设,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美好出行需要,支撑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优化综合客运枢纽衔接。完善多样化城际客运服务。提高都市圈通勤服务品质。推动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培育壮大枢纽经济新业态。打造美丽宜游交通系统。
 
构建高效率物流体系。要以重庆、成都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建设多层次物流枢纽,合力强化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提升多式联运和城乡货运物流服务水平,推动物流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推进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提高城乡货运效率,推动物流与制造业融合。
 
提升绿色智能安全发展水平。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过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交通领域应用,增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韧性。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智能交通发展高地,全面提升建设运营安全水平。
 
创建一体化协同治理样板。要创新协同治理体制机制,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指引,探索共建共享利益联结机制,搭建联合建管平台,协调解决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等重大问题,推进一体化发展。建立规划共绘机制,建立设施共建机制,建立服务共享机制,建立运营共管机制,有序推进毗邻地区交通融合发展先行先试。 
下一篇:

加油,继续!

上一篇:

河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张秀梅调查指导郑州市管城区灾后工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