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住建之声

《济宁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印发实施

发布时间:2023-02-15 15:32 来源:大众网

核心摘要:2月15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坚持“四水四定”原则 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2月15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坚持“四水四定”原则 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记者了解到,为抓住国家和山东省建设现代水网的机遇,加快构建济宁市现代水网,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及工作要求,济宁市城乡水务局组织编制了《济宁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
 
《规划》的目标
 
到2025年,加快构建完善市级骨干水网和县市区水网,现代水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水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运及沿河路网初具雏形,水网智慧化水平有效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不断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全市新增供水能力3.7亿立方米,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3.2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38.4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4.9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7,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49.5万吨/天,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城乡供水一体化率98%,5级以上堤防达标率77%,水土保持率达到92%以上,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90%,中型及以上水利工程运行工况和安全在线监测率90%,三级及以上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440km。
 
到2035年,建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济宁现代水网。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基本完善,防洪保安工程基本达标,水生态环境美丽健康,水网智能化调控全面实现,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规划》的主要任务
 
构建济宁市“建纲”“织目”“筑结”现代水网工程体系,科学谋划济宁市水利改革发展,统筹解决新老水问题,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制造强市目标,推进“一核四城”建设、打造“齐鲁样板引领区”提供水安全保障。
 
建纲:根据济宁市现状人口、社会经济、水资源禀赋、供水现状、污水处理现状、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等,坚持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以南四湖、梁济运河、大汶河、泗河等骨干河湖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及二期工程、引黄西线工程等现状及规划的引黄、引江、引湖工程为重点,科学推进一批引调水工程规划建设,实施骨干河道防洪治理,推进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构建济宁市现代水网之“纲”。
 
织目:以中小河道、供水工程、灌区渠道、水系连通等为目,加强济宁市水资源配置工程与省、市水网的互连互通,推进洸府河、新万福河、蔡河等中小河流治理,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水资源配置保障能力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织密济宁市现代水网之“目”。
 
筑结:以尼山水库、西苇水库、贺庄水库、重点小型水库、重点地下水源地、矿坑等为结。谋划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充分挖掘尼山水库等现有工程的调蓄能力,综合考虑防洪、生态、供水、灌溉、航运等功能,打牢济宁市现代水网之“结”,发挥工程综合效益。
 
《规划》的总体布局
 
《规划》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健全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主线,以骨干河道和重大引调水工程为骨架,以河湖水系连通和灌排体系为脉络,以重点湖泊水库为节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控为手段,统筹水资源配置、水灾害防治、水生态保护,兼顾通水通航,形成“一干六支、两湖百库、三引四调、六网融合”的市级水网总体格局。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