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段伟松 李玲)2019年7月31日,武汉市“三乱”整治工作推进会在硚口区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硚口区长江大道“三乱”整治示范路;在中山大道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听取硚口第四协作区关于治理“三乱”联勤联动工作汇报。
据介绍,长江大道全长1.9公里,是军运会保障线路重点整治路段,今年以来,硚口区从道路硬件提升和管理方式优化两个方面全面提升长江大道整体环境。致力打造园林美景大道、硚口特色大道、精品形象大道、管理创新大道,长江大道共提升改造园林绿化面积2.1万平方米。对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商住楼、居民楼因地制宜开展立面整治、立面清洗、破旧拆除、第五立面整治等,其中拆除吊家楼、楼顶违建等90处1761平方米、整治建筑立面70栋、新建临街招牌105块。采取“拆、拔、洗、涂、提”的方式,拆除户外广告120余块,指示牌20余处,拔除废旧立展10余处,占道亭棚10余处。拆除违法户外广告、不规范招牌120处,拆除杂乱指示牌21处,拔除道路杂乱立杆11处、占道亭棚20处,涂刷线杆、箱柜城市家具70处600平方米,每日巡回清洗路面、城市家具等。
据介绍,硚口区将武胜路作为“三乱”治理示范路来创建,打造两平方公里无“三乱”道路,同时鼓励各街道也自行先择一条道路作为“三乱”治理示范路的创建工作,形成了区街联动、执法管理联手、部门联合的工作模式。积极组织现场学习、召开座谈会,将示范点创建经验在全区推广,很快在全区形成群效群仿效应。语音提示系统下沉工作顺利推进,完善相应语音提示系统运行流程,实现语音提示系统运用全覆盖。目前已启动街巷社区的10余起呼叫。
据悉,硚口区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协同联动机制,以主次干道为重点,将全区划分为四个协作区,新建四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中心集综合管理、执法于一体,实行统一调度指挥、分类管理负责、整合各方资源、强化联手协作。实现违法“三乱”、“门前三包”、违法占道、广告立面、油烟噪音、环境卫生、城市家具、市政设施等问题的综合协作管理、调度。强化部门联合,积极与区公安分局进行执法衔接,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一类“三乱”小广告线索定期推送至公安机关。今年来,先后向公安机关3次推送线索20余个。通过联动,“三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散发小广告现象也有大的改观。主次干道由协作区“三乱”清理专班与店长共管共治,背街小巷、老旧社区由街道“三乱”专班与楼道长共管共治,物业小区由物业企业与小区居民共管共治,发动志愿者参与宣传、清除、管理。
据介绍,硚口区在治理“三乱”顽疾时,注重管理创新,推行协作区模式,由协作区队长统筹协调路段执法管理和环卫工作情况,及时处置突发问题,在三乱治理工作中,执法队员与环卫工联动,每天巡查发现“三乱”小广告后,相互通报,环卫工人发现小广告粘贴者,立即通过电台通知执法队员到场予以制止,没收小广告,要求其自行清理并对其进行法规教育或依法处罚。执法队员发现小广告后,立即拍照上传APP到语音提示系统,按核实、提示、处罚等程序办理,并通知环卫工现场清除覆盖,恢复原貌,确保示范路两侧的城市家具、路面、车站站牌、卷闸门等视线范围内,无“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现象,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据介绍,硚口区在加强执法的同时还坚持方法引领,坚持疏堵结合,合理设置信息栏,方便群众张贴相关信息。引导物业小区自治,规范便民小广告设置;无物业小区的,依靠红色物业、街道社区,加强宣传教育。今年来,新增信息栏9个,对重点保障线路200余个2000余平方米城市家具进行纳米防粘贴材料涂刷,多措并举防止“三乱”问题的产生。
据市城市管理执法督察总队副大队长李玲介绍,全市巡查发现“三乱”行为共10759起,其中涉嫌违法类电话号码1101个,商业性质类9641个,求助类17个,全市治理“三乱”智能系统已累计对10759个违法行为电话进行语音告知, 2537个“三乱”违法行为到城管部门接受了处理。各区在主次干道、商业繁华区、军运会重点保障线路等创建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