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龙凌峻)今年4月份以来,黄石市城管委切实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文明示范街”创建工作牵头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坚持“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突出五项举措,积极构建全链条责任落实、全天候整改提升、全方位贯穿融入、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
部署行动突出一个“快”
一是动员部署快。会同市创文办拟定印发了创建方案和考核督导办法,组织召开了动员会,指导属地街办因地制宜制订了务实、管用、有效的“一路一策”创建方案。
二是专班组建快。市级层面成立了由市创文办检查督导组、市城管委、市交巡警支队组成的考核督导组,各城区按照“两级责任领导、三个督导员、三支队伍、两个联系人” 的架构,组建了创建专班,建立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责任体系。
三是摸底排查快。全市动员会召开后,各城区、街办迅速行动,对7条纳入创建范围的示范街、1573家临街门店单位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了信息台帐;同时排查突出问题378个,建立了动态管理台帐。
宣传引导突出一个“融”
一是与创文宣传相融合。截止目前,各级各部门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和电视、报纸、户外显示屏等宣传载体,刊发、播放创建动态信息585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与摸底排查相融合。属地街办结合摸底排查工作,向临街门店、单位发放张贴告示卡1573家,提醒告知沿街商户、单位创建为什么?禁止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三是与志愿服务相融合。各街道、社区整合社区宣传队、包保单位、下沉党员干部、辖区学校师生等力量,利用周五志愿服务日等活动载体,走上街头、上门入户开展宣传,切实提高了公众知晓率与参与度,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达标整治突出一个“实”
一是问题整改更实。对前期摸排与督导交办的439个问题实行动态管理,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目前已整改销号387个。
二是市容交通秩序管控更实。提醒劝告不文明行为2026次,整治“十乱”问题2267起,依法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15件、罚款8200元;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975起,维修交通护栏等设施15处。
三是市政园林设施维护更实。修复破损路面214处、734平方米,维修下沉塌陷窨井9座;补栽乔灌木851株,修剪绿植绿篱3550平方米,维修树池树篦等附属设施82处。四是环境卫生整治更实。维修整治垃圾收集容器老旧破损、垃圾分类标识残缺、公厕设施损坏等问题231个;严格落实21小时保洁制度,增加重要时段清扫保洁和冲洗作业频次,推行“三车联动+人工冲洗”模式,保持路面干净见本色。
创建模式突出一个“新”
活动开展以来,各街道创新制度机制,突出地域特征、路段特点、城区历史文化底蕴,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创建活动,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如:新街办实行“十个一”工作模式,开展“千家门店志愿日”活动,建立全天候宣导机制,推动铜花南北路创建工作落细落效。团街办将街长制与“文明示范街”创建工作相融合,在杭州西路、安达路推行示范门店评比机制和悬挂流动红旗,倒逼临街门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积极支持参与创建活动。铁山街办健全联管共建机制,设置路段管理公示牌,建立创建工作联络群,推动创建任务快速落实、反馈问题及时整改。澄月街办实行动态问题“半小时整改制”,静态问题一小时内制定整改方案,并跟踪督办问题整改销号。胜阳港街办依托“王明林工作室”,开展“千家门店志愿日”活动。
工作落实突出一个“严”
一是严格压实责任。厘清城管、交巡警及城区、街道、社区、包保单位、临街门店单位、物业公司与建筑业主创建职责,强化协作配合,谋求工作联动,增强工作合力,建立了属地具体落实、部门分工协作、全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确保责任全覆盖、创建无盲区、问题有人改、违章有人管、垃圾有人扫、责任有人担。
二是严格现场督办。各城区责任领导和属地街道书记、主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督办;路段督导员坚持“一线工作法”、现场办公,每周至少两天时间在责任路段巡查发现问题、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三是严格巡查督导。考核督导组对7条试点路段开展徒步式、拉网式巡查,印发交办通知4期,对巡查发现的68个问题逐一交办责任城区、街道限期整改到位;每周至少开展一次专项督导活动,现场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顽瘴固疾,针对性提出创建思路与改进建议。
下一步,黄石市城管委将会同各创建责任单位进一步细化实化创建措施,长效常态巡查督导,重点攻克城市“十乱”问题,推进“文明示范街”创建工作往深处走、往实处落,通过抓点带面、示范引领,努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设施完好”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彰显城市文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