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抓好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0-01-14 23:31
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其中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比重为18.6%,约5363万(2019年官方具体数据未发布)。2019年度截止11月份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公安部门受理的欠薪案件6654 起,涉及人数8.1万人,涉及金额10.75 亿元。
 
危害和影响
作为一支庞大的建筑劳务群体,每一位农民工背后都支撑着一个家庭,他们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常年在外从事高危险高强度的工作,挣的一份“血汗钱”、“活命钱”。但建筑工程每年因资金短缺拖欠工程款,过程层层分包转包失去监管机制无法正常支付农民工工资等问题较为普遍。每年年中岁末,暨学生入学和春节前夕两大特殊节点,一度成为了讨薪高发期,过程中因维权不畅通农民工到所在企业办公地或政府机关上访、静坐,围堵政府机关或重要场所、举横幅拉标语上街静坐游行堵塞交通的行为时有发生。也出现过劳务分包、小“包工头”以讨薪为由组织农民工敲诈勒索施工单位,煽动、裹挟、农民工到工地堵门、拉电,爬塔吊、寻衅滋事打砸抢等恶意讨薪事件。讨薪欠薪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社会正常秩序、扰乱了正常的施工生产。
 
原因分析和解决的办法
由于建筑行业行为相对不规范,还未真正走上法治化轨道。市场竞争激烈,承包方为了承揽到工程低价中标,工程承接后垫资现象和建设方拖欠工程款现象较为严重,承包模式随意化多种化,加之工程层层发包转包,层层压价而形成各方债务链,最终落到了最底层的小“包工头”、农民工身上,成为了直接受害者。
 
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务企业组织管理模式还比较传统,劳务工人与所属企业的劳动关系不紧密,临时性雇用的情况仍然存在。劳务企业与农民工普遍没有建立清晰直接的劳动关系,中间还有劳务班组层也就是俗称的小“包工头”,导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加之建筑工地务工人员工作流动性大,城市跨度较广,合同关系约定及用人用工不规范,农民工自我保护、维权意识差,工资支付过程中随意性强,维权渠道不通畅等因素,也给讨薪带来一定难度和诸多问题。
 
讨薪欠薪关系到民生,涉及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备受社会广泛关注,为此中央政府也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成立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主抓农民工讨薪欠薪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并先后出台多项法规和制度,各级政府专门设立劳动监察部门进行监管,但讨薪欠薪问题多年来由于行业行为不规范和体系架构不完善等原因还是无法有效彻底根治。
 
鉴于以上问题,如何抓好建筑工地农民工资管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一、通过立法建规综合治理来进行源头规范
先要从立法建规对建筑行业加以规范约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2019年1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9]18号);《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国资法规[2018]106号)等相关法规的出台,是对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管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地方和企业也根据国家法规和中央精神结合地方和行业情况出台相关规定和制度,对各级责任主体单位和企业加以约束,为规范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法治从源头加以规范。

二、通过产业革新推动行业发展来规范工资管理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给建筑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由于建筑行业入行门槛低,大批的农民涌进城市到建筑工地打工。随着近十年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对生活质量向往,开始对择业有所考虑。由于建筑行业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生活环境差,福利保障低,青年人选择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数开始逐年减少。目前建筑工地务工人员年龄层45岁以上占比75%,小学以下学历人数在60%。由于文化程度低,思想相对保守封闭,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差。加之年龄层偏大,身体素质开始下滑,反应意识迟缓等问题,已开始不适应行业规范管理需求。目前面临年龄断层出现的“用工荒”,供求矛盾发生变化,给建筑业在管理提升、施工安全质量、成本和用工管控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和难度。
 
为此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做出重要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着力推动建筑业改革发展步伐,从建筑业住房和城乡建设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入手,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如: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力推广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对环保节能、工程进度、文明施工、安全质量、工效和用工都是一次重大革新,必将大大的推动建筑业发展。同时在用工形式提出更高要求,将会从传统用工模式向产业技能工人转型,来适应发展所需,目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已列入国家产业革新发展战略。
 
如何解决建筑业改革的用工需求,顺应未来发展,首先要提高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只要在用工体系上加以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等诸多问题也就随之迎刃而解。但前提是要提高务工人员的思想意识,加大行业改革方面宣传,让想从事建筑行业的务工人员和已建筑从业务工人员了解建筑行业当前和未来发展方向,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通过转型改变务工人员身份,同时打通职业通道,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提升归宿感等举措来吸纳更多年青人加入到建筑行业中。同时提高用工门槛,凡是从事建筑行业工人必须到当地政府技能培训机构统一参加相关技能等级培训,进行严格考试结业发证并实行备案注册,才能具备执业资格,劳务用工单位根据用工和技能等级需求在备案注册人员中进行录用,从而真正意义上打通就业用工通道。实行实名制管理,严格执行从培训取证到用工实名制度,做到个人从业行为信息有据可查,从而降低用工和安全风险,真正形成从传统用工到技能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型,保证建筑行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用工群体,双方通过合同关系再进行相互约束,对务工人员实行工资打卡制,从而来规范工资发放。

三、通过制度和管理手段来加强过程监管
 
(一)严格执行工资保证金制度
 建立严格的工资放发保证制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督促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依法对其使用专用账户拨付农民工资暂付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行层级式负责制,建设方发包工程时要选定诚信具备相关资质总承包方(甲指分包直接对建设方负责),工程开工总承包方同时对分包方进行相关资格审核,根据合同价总款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证金,对分包方进行约束,保证金待分包方、劳务公司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工作内容后,无违约扣款返还。总承包方同时与分包方、劳务方签订《不拖欠民工工资承诺书》,对违反相关约定的劳务方,纳入不合格劳务黑名单,限制其在本企业内承接其他工程。
 
(二)严格监督工资发放流程 
总承包方根据现场工作量完成情况,按合同约定月度付款比例支付工程款,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纳入总承包月度报表内容,加强监督。分包方收取进度款时,必须提供上次收款资金实际支出汇总表,工人工资发放表(需工人签字和印手模、分包方盖公章)以及本次资金支付计划表和工程考勤表。
 
(三)严格落实维权机制
加强对欠薪单位和个人的惩罚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同时加强沟通协作,健全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增强打击合力,及时有效惩处恶意欠薪犯罪行为,同时列入失信加以管控,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益。
 
总承包单位设立劳务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工的合法维权意识,公布维权电话号码,对农民工维权申诉及时做出响应,同时督导分包方、劳务方及时处理解决相关事宜。总承包方定期组织召开分包、劳务方座谈会,了解劳务单位的具体情况及诉求,将问题扼制在源头。

四、通过实行劳务实名制管理来保障工资发放 
 
通过科技技术手段加以管理,总承包单位建立劳务信息平台系统,对入场务工人员实行项目实名登记注册管理,在工地安装监控和门禁人脸识别系统,严格执行识脸刷卡制度,企业数据与政府数据互享互通,通过大数据联动管理,随时掌握务工人员的进出场情况及个人工作行为,为日后产生的劳务纠纷,工资支付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落实劳务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务工人员花名册与现场人员实际相符,同时理顺工资关系。按照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各项目用人单位在银行开设工资专户,专门用于农民工资收支,确保工资和工程款分离。
 
全面推行总承包企业与劳务企业农民工工资发放的办法,加强支付管理,简化过程发放的流程,规范工资发放行为,推行银行代发工资的办法,由总承包单位直接发放农民工工资,委托银行办理工资银行卡代发农民工工资,不再交由劳务企业及工头、班组长发放。实行施工过程结算,工人工资月结月清,上墙公示,做到农民工工资发放透明化。
 
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管理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管控体系,从规范化、程序化、智能化、信息化入手,相关政府部门、责任主体单位通过有效联动而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在体系完善、规范程序的同时加强过程监管,从制度和行为上加以约束,让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管理问题,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和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徐建国)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