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四川泸州:建立完善长效管理体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22-10-19 15:38:59来源:封面新闻   
核心摘要:“守护一江清水出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10月13日,四川省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召开《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宣讲培训会,对《条例》政策进行了解读,对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建设情况、施行后的打算等方面作了介绍。
“守护一江清水出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10月13日,四川省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召开《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宣讲培训会,对《条例》政策进行了解读,对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建设情况、施行后的打算等方面作了介绍。
 
泸州为何要建设海绵城市?
 
泸州市主城区位于长江、沱江交汇处,柏木溪、龙涧溪、玉带河、渔子溪等八大支流穿城而过,水系发达。整体地势南高北低,属于典型的沿江丘陵城市,城区内河、道路等坡度较大,城市蓄水能力较弱,暴雨季节受雨洪叠加效应影响,极易引发洪涝灾害,而海绵城市的建设能让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因此,海绵城市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挥城市水生态服务功能、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云春说。
 
泸州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及成效如何?
 
李云春介绍,2015年,泸州市先行开展海绵城市建设,2016年成为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凭借良好的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为构建区域海绵体系、治理城市水环境、补齐设施短板、建设高质量海绵社区,2021年6月,泸州市成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泸州市是全国首批20个之一、也是全省唯一1个。”
 
截至目前,泸州市已建成海绵城市达标面积约44.1平方公里,全面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77.2平方公里,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消除城市内涝点位19个,建成渔子溪公园、龙涧溪公园等一批海绵示范项目,长江干流泸州段水质常年保持Ⅱ类。
 
《条例》施行后给城市建设管理带来什么变化?
 
今年10月1日,《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机制,规定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及其责任义务,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勘察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等作了规范要求。这是全国第4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泸州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第9部实体地方性法规。
 
李云春表示,《条例》的颁布施行,不仅是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更是城市发展方式理念的更新,为守护一江清水出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接下来,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以《条例》颁布施行为契机,加快出台相关配套实施细则、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建立完善“立法+制度+管控”的长效管理体系,确保条例贯彻落实。同时,将海绵城市建设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推进新城区扩面提质、促进老城区有机更新等结合起来,着力推动生态改善、景观提升、功能优化。“全面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宜居性、包容度,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李云春说。(记者 姜予恩)
(责任编辑:袁冬亮)
下一篇:

享生态文明 赞美丽乡村!四川省2024年乡村生态环保宣传推介活动启动

上一篇:

四川:10个省级海绵城市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67亿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