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小镇

2023-05-08 17:00:27来源:中工网   
核心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问题依旧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特色小镇因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方向,能够疏解城市功能,进一步推动城乡资源整合,引导农村人口不断向特色小镇转移,带动乡村振兴,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成为加快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的方向之一,成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问题依旧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特色小镇因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方向,能够疏解城市功能,进一步推动城乡资源整合,引导农村人口不断向特色小镇转移,带动乡村振兴,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成为加快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的方向之一,成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般来说,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独特产业和文化定位,拥有良好生活和生态环境,具备完整城市功能的最基本的空间单位,本质上是一种产业集聚和人口聚集的空间载体。一方面,特色小镇在产业和文化方面特色鲜明、环境优良;另一方面,特色小镇拥有产业功能、商业功能、文化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创新创业功能等诸多功能,能够有效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的融合,助力实现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嵌入在特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资本的背景中。特色小镇要承接城市的功能,疏解城市发展的问题,引领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将自身的属性与资源作为连接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特色小镇要在坚持市场为主体的原则下发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术、金融等各类资源就需要以人为主体。因此,特色小镇作为城市中独立的基本单位,实现生产和生活功能的融合将大大疏解城市功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是否清晰决定特色小镇能否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实践中,特色小镇有非常丰富的定位。比如,特色小镇有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型、交通枢纽功能型、产业培育功能型和科技创新功能型。根据第一、二、三、四大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定位与特征,可以将特色小镇划分为以农林牧渔业等传统农业支撑的农业依托型,依靠广义工业发展的类型,以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中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为发展基础的类型,设计精神产品再生产过程的类型。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在各省域分布相对均衡,各省分布数量差距不大,不同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分布密度与各地区已有产业基础关系密切。特色小镇定位与类型的多样说明,在发展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差异化竞争。

以特色小镇为重要载体,破解城乡融合发展的难题应当在构建坚实的发展基础、遵循嵌入性的培育原则和营造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方面久久为功。第一,要坚持特色发展,以特色产业作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基础。特色小镇的灵魂就是特色,而特色产业是彰显小镇特色发展的载体。因此,立足产业建镇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根本,这需要根据实际情景,挖掘出最有基础和最能成长的产业。例如,在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科学合理的主题设计能够打造鲜明的地域标签和孵化产业IP,持续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吸引人才的定居;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不仅要发挥产业的经济功能,还要完善镇域交通网络布局,推动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升级;科技创新型特色小镇,在走出新兴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升级发展路径中,也可以探索建立“新科技+新制造+新金融”有机结合的成长模式。

第二,要坚持分类发展,以资源的嵌入性作为特色小镇的培育原则。鉴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基础、经济社会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存在显著差异,特色小镇的建设应当探索多样化的模式分类发展,培育的过程中要注重考虑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文化资源背景。因此,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其他区域的典型经验进行学习吸收和借鉴,而且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尊重历史,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结合市场发展的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对于自然资源禀赋好、历史文化丰富的地区,可以培育旅游发展型小镇;对于要素密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可以重点培育现代服务型小镇;对于支柱产业优势明显的小镇应当继续强化优势。

第三,强化政策扶持,以体制机制创新营造特色小镇建设的可持续环境。特色小镇的发展应当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当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和设计,整体推进,抓好小镇各类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例如,在提升小镇覆盖的合理性、优化空间结构方面,宏观上可以给予中西部政策倾斜,给予资金、人才支持,微观上可以加快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在生产要素的保障支撑方面,政府应当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招商引资的方式广泛筹集资金,鼓励专业投资机构、民间资本和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到小镇建设中。在管理方面,可以推动治理资源与治理重心下移,增强特色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完善配套措施方面,应当促进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并加快推动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提高特色小镇的人口集聚能力。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博士 张精富) 
(责任编辑:袁冬亮)
下一篇:

Roca闪耀米兰时刻:灵感设计演绎西班牙地中海视角 艺术装置诠释可持续承诺

上一篇:

院士引领促发展,赋能中国建造丨2023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高端论坛顺利召开!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