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房地产业

守护家园:房屋质量保险试点引领未来保障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5-03-07 10:28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屋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多地开始试点推行“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旨在通过引入市场化手段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业主权益。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这项制度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难点。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尹家胜)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屋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多地开始试点推行“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旨在通过引入市场化手段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业主权益。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这项制度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难点。

 

房屋质量保险是一种由建设单位投保,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对因工程质量潜在缺陷导致的建筑物损坏履行维修或赔偿义务的保险产品。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市场机制化解房屋质量问题带来的风险,同时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目前,上海、杭州、海南等地已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微信截图_20250221145221.jpg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是国内最早开展IDI试点的城市之一。自2016年起,上海逐步将IDI纳入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强制保险范围,并在政策层面进行了系统化设计。例如,《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实施细则》明确了保险责任范围、费率标准及理赔流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经验。浦东新区某新建住宅项目在施工阶段即引入了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TIS),对工程全过程进行监督。通过早期介入,TIS及时发现了多处设计和施工隐患,并提出改进建议,有效降低了后期索赔概率。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IDI累计覆盖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米,赔付金额达数十亿元。

 

海南省作为台风频发地区,房屋质量问题尤为突出。为此,海南省住建厅于2019年发布了《海南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工作方案》,取消了传统的两年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制度,直接从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保险期限。此外,海南还延长了保险责任期限(主体结构不少于15年,防水工程不少于10年),进一步提升了保障力度。海口市某试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保险公司聘请的专业团队全程参与工程建设,显著减少了质量通病的发生率。一位业主表示:“以前遇到漏水等问题时,往往找不到负责的人。现在有了保险,我们只需向保险公司申请,问题就能快速解决。”

 

杭州市自2024年3月起正式施行《杭州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将适用范围扩展至全市域内所有新建住宅工程,包括保障房和商品房。该办法特别强调了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将地下室、屋面、阳台等易渗漏部位纳入基本险承保范围。萧山区某新建小区在交付后不久便发生了外墙渗水问题。由于投保了IDI,业主迅速联系保险公司,后者安排专业人员上门勘察并完成修复工作。整个过程仅耗时两周,避免了传统维修模式下漫长的扯皮过程。

 

微信截图_20250221145346.jpg

 

虽然这些地方搞得不错,但要把IDI推广到全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首先,咱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IDI的法律,很多政策都是地方自己搞的,这就导致各地的标准不太一样,保险公司也不太敢大范围推广。拿北京举个例子吧,之前试过推A级住宅质量保证保险,但因为不是强制性的,最后也没弄成气候。业内人士就说啦,要是没人买,保险公司根本没法评估风险,保费就会特别高,老百姓更不愿意掏钱了。

 

还有一个特别头疼的问题——责任怎么分?假设一栋楼出了问题,到底是设计院的设计有问题,还是施工队没按图纸干的活儿?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就得花好多时间和精力去调查取证,才能搞清楚到底是谁的责任。

 

2月底,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尚都花园城小区内,一栋32层高、240户的住宅楼底商租户的承重墙被严重破坏。该小区居民楼二楼装修时把承重墙打掉了一半,一根承重柱近半体积被挖,18根纵向主筋及大量横向箍筋被截断。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表示,该情况属实,涉事楼栋底层承重墙已损坏约三分之一。整栋楼的居民都人心惶惶,房子贬值是一定的,最主要的是安全问题。责任人怎么判?损失谁来赔?

 

再看开发商这边,他们觉得给房子买IDI就意味着多了一笔开支,可能会让房价失去竞争力。而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IDI的好处短期内看不出来,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这东西有啥用。像哈尔滨那个轰动一时的“私拆承重墙事件”,事后政府呼吁大家重视房屋安全,可很多居民还是觉得应该靠政府兜底,而不是自己花钱去买商业保险。这样一来,IDI的推广难度就更大了。

 

微信截图_20250307102551.jpg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和完善房屋质量保险制度。首先,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条例》,明确投保范围、责任界定、理赔程序等内容,为各地试点提供统一指导。同时,可考虑将IDI纳入强制保险范畴,确保其覆盖面持续扩大。

 

其次,建立专业的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TIS)库,鼓励更多有资质的企业加入。这些机构应具备全流程服务能力,能够从工程招标到竣工验收各环节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缺陷的发生。例如,法国和日本的经验表明,TIS的有效介入可以显著降低IDI的赔付率。国内也可借鉴这一模式,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筛选优质服务提供商。

 

此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治理。例如,上海市已建成的IDI信息平台就是一个成功范例。它不仅连接了保险公司与监管部门,还为业主提供了便捷的查询和理赔通道。未来,还可进一步开发移动端应用,让业主随时了解房屋状况,并通过线上渠道提交索赔申请。这不仅能提高用户体验,也能大幅缩短处理周期。

 

微信截图_20250307102651.jpg

 

最后,通过多种渠道普及IDI知识,增强公众对其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典型案例,展示IDI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校、社区等场所举办专题讲座,培养下一代的安全意识。

 

房屋质量保险作为一种创新型风险管理工具,正在逐步改变传统建筑工程监管模式。虽然现阶段仍存在诸多困难,但只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障碍。展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认知的提升,IDI有望成为保障房屋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更放心的房子”的目标。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