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后的修笔人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03-08 09:28
 “上衣口袋里别着一根钢笔的,是小学生;别着两根钢笔的,是中学生;别着三根钢笔的,是大学生。要是别着五根钢笔的呢?--那是修钢笔的。”相声大师侯宝林段子里说的正是钢笔盛行时的夸张写照。如今,键盘、触摸屏替代了手写文字的钢笔,修钢笔的店铺和匠人也更难寻觅了。所幸的是京城里还有着唯一一家也是最后一家修笔店,那就是位于东四南大街102号的广义修笔店--旋转钢笔帽,打开墨水瓶盖,吸一下墨水……如此熟悉的动作在这里一遍遍重复,50年来几乎从未停歇,时光凝固在这间小屋里,更停留在修笔老人张广义那双为千万支钢笔“治病”的手上。

19喧嚣中的孤岛(白英摄影)BAI_4304
 
最后的修笔店:繁华喧嚣中的一座孤岛

冬日的北京城格外寒冷,站在东四南大街,不远处,寸土寸金的东四豪华商业区人来车往,满眼是琳琅满目、装潢光鲜的各色店面和衣着靓丽、珠光宝气的匆匆行人……然而,在繁华的喧嚣和时尚的浮光之中,唯余一家小店。这是一处不起眼的小门脸,门楣上牌匾红底黄字楷体书写着“广义修笔店”;古朴的木质门上,几片活泼的彩色贴纸组成了笔尖造型装饰画和两个大大美术字的“钢笔”;下方的玻璃上,是一首温馨隽永的以“父亲的钢笔”为题的诗句。门面朴素的修笔店开在一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房子里,挤在两家新潮的时装屋中间,像是祖孙两代撞到了一起。
 
推开“广义修笔店”店门那一刻,仿佛时空穿越一般,门外还是车水马龙的花花世界,门内却是另一番老时代的韵味。微弱的灯光中,一位慈祥的老人正静静地坐在灯下,细细地端详着手中的物件,这就是我今天要寻找的主人公--京城里修了六十多年钢笔的最后一位修笔匠,人称“钢笔张”的张广义师傅。不到十平米的店面略显局促,老式的柜台、老式的工作台仿佛与老店融合在一起,用了近百年的小电灯照亮着一方桌面,用来刻螺旋纹和磨笔尖的老机器也端正地摆放在工作台上,笔筒里迷你小锤、放大镜等工具插着满满当当。“这些家伙式儿不少都比我岁数大”老人抚摸着已开始包浆的老物件感慨地说。
 
因为知道这里每天下午只营业两个小时,所以我赶着三点过来,看到门开着惊喜万分。老先生听明我的来意,直说非常有缘,由于年事已高,前十年他还坚持每天营业,近几年由于身体原因,变为下午半天营业,现在只能来店里两小时,这几天身上不舒服休息了好几天,今天刚好一位顾客约好了来修笔,没想刚开门五分钟我就进来了。
 
在东四这条历史悠久的大街上,老先生的店铺恍如隔世,和周围的环境那么的不协调, 从1962年开始,他就在这间店铺里从事修笔营生,其间曾为铺子换过几次招牌,每次都是简单的五个字:广义修笔店。张广义曾经给国外一家名牌钢笔公司讲过课,之后公司想把老店全面改造,成为他们在国内的专营店。老先生一想,这样就不能给一般顾客修笔了,条件都没谈就回绝了。“广义修笔店”聚集了好几代人的钢笔情结,是北京一道别样的风景,因为独此一家。
 
 
01最后的修笔人 张广义(白英摄影)BAI_4308

精湛的修笔艺:始终是京城“头一号”

正说话间,小店儿里走进一位中年人,正是约好的顾客,“大爷,您给看看这支笔,前几天不小心把笔尖给摔弯了。”老人小心接过笔,从桌上拿起个绿得褪了色的放大镜,盯着笔尖看了两三秒,又用手指肚反复摩挲笔尖--这是长久的习惯,像是给病人把脉。随后垫上绒布,拿着钳口包了保护层的尖嘴钳子,开始正笔尖。“正笔尖儿靠的是巧劲,力气大了容易把笔尖掰断,小了会掰不齐。”老人聚精会神修笔的神态,不亚于齿科医生在台子上给病人钻牙补牙的认真劲儿。他细细拧了二十多分钟,笔尖终于被仔细审核为“端正”,拿起刚修好的笔在纸上划了划,流畅如初。老人长出一口气,“没事儿了!”中年人也试了试说:“真的和原来用的感觉一样。太谢谢您了!”
 
“我这笔堵了,吸不进墨水了。”一位小伙子风风火火地推门进来。老人在放大镜下诊断了一番,很快有了结果:“你这笔不用修,回去接一杯温水,过俩仨小时再换一次水,泡两天就没事了。”这边话音没落,又来一位中年女士,“大爷,您还在这儿修笔呢?”女士一进门就发出了惊呼,原来她小时候在东直门内上学,打小就在这里修笔,她拿出一支铱金笔,是笔芯部分和笔杆拧死在一起了,要灌钢笔水,拧下来的只是笔头的护套,没法吸墨水。老人拿起钳子,只轻轻一拧就完事了,“以后灌完水,别跟笔杆叫劲,轻点儿拧,这钢笔上的螺扣,娇嫩着呢!”女士边点头边问道 “多少钱?”“不要钱!”
 
“能少收就少收,能不收就不收。”张广义平静地享受这一切,他脸上始终浮现着儒雅、亲切的微笑。这么多年,广义修笔店始终是京城“头一号”。几十年了,修笔的价格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即便是客人多的时候,老人一天修笔挣的,也绝没有隔壁服装店卖一件衣服赚得多。张大爷的修笔店还代卖各色钢笔,价格都很亲民,比外面商店的便宜很多,有客人修完笔,想再带一支的,他就会耐心地向客人介绍每一种笔的特性,诸如下水流畅,握笔感觉舒适,笔尖含金耐磨,笔帽紧实不易脱落,外观造型耐看等等,由于修笔匠人爱笔懂笔知笔,那份对钢笔深入骨髓的情感远非一般人可比。
 
02修笔店内(白英摄影)BAI_4340

坚守的修笔人:入迷了一辈子

看张广义老人修笔,真是一种享受,他手指修长,皱纹从手指蔓延到了手臂上。虽然这双手修钢笔时远比做其它事时利索,但能看得出,那细微的颤抖,却是他所无法控制的,岁月荏苒,老人今年已经88岁了。回忆修笔人生,他也是感慨万千。开始学修笔是1947年17岁时,为了谋生和父亲一起卖钢笔,“很多时候,顾客拿来钢笔,说是笔尖摔坏了,或是笔杆断了,扔掉又觉得很可惜。”于是他就顺手帮人修修,渐渐对修笔产生了兴趣。修笔这事没有教材,也没有老师,就自己琢磨着边干边学。过手的钢笔多了,张广义渐渐无师自通,还自己制作了一些修笔工具和配件。慢慢地,他发现钢笔好用不好用全在笔尖,于是张广义在笔尖上花的功夫越来越多,经他手打磨过的笔尖比新买的还好用,有些顾客买了新笔也先跑到张广义这里磨磨,“钢笔张”的名号就这么叫响了。“说实在的,我就是打心底里爱这个。父亲就说你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真想干你就得研究透了,干一辈子。”老人的入行经历可谓简单至极,“一开始就是边玩边学,当个玩意儿,后来越学越喜欢,入迷了一辈子。”
 
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张广义的钢笔店搬进了东安市场。又过了十几年,因为身体原因他的店搬到了东四现在的店址。再后来,社会上管张广义这样的买卖叫个体户,而且大家都对个体户印象不好。有顾客在张广义这里修笔后非常惊讶:“真不敢相信这是个体户。”张广义不是一般的个体户,上世纪80年代他获得过“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全国商业系统劳动模范”等一大堆荣誉,那个时候他就是北京的名人了,这家小店一天最多要接待50多位客人,排队都排到门外。和现在越是名人挣钱越多不一样,张广义还是那么认真地做着这个不挣多少钱的买卖。讲市场经济了,修笔生意赚钱不多,好多修笔店都转了行。再往后讲究“无纸办公”,修钢笔的人比以前更少了,修笔一年收入不过万元。随着老人年岁渐高,家人、朋友不止一次的劝过,“还守着一个老店干嘛,别人都不干了,这么好的位置租出去,踏踏实实在家养老不好吗?”于是有做生意的跑来想转租张广义的店面,每年租金有10万元,看见他摇头,马上加价,但他却说:“你没明白我的意思,这不是钱的事。”他,修笔不是为了钱,“过去这是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如今是我的嗜好。我从没想过关门,我做这一行这么多年了,很难割舍。”是啊,老先生是真心喜欢这个,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他的幸福。
 
05磨尖(白英摄影)BAI_4320

难舍的修笔情:匠人精神铸“笔魂”

最让他自豪的,是当年的绝活“点尖儿”。钢笔头上有个比小米粒还小的圆珠,只要掉了珠钢笔就不能用了。所谓“点尖儿”,就是把掉了的圆珠重新粘到笔尖上,然后在圆珠上开出缝才算大功告成。“我当年完全是手工电弧焊,为了焊得恰到好处,从来不戴护目镜,火苗烤眼睛,伤得很厉害。”这道工艺在笔厂里都是激光加工,可张广义这里硬碰硬全是手工操作。曾有一位顾客有支近5000元的名笔笔尖圆珠坏了,拿到专卖店去,人家告诉他,这样的损坏已经不能修了,得到国外的总部去调笔尖来,时间大概要半年,换一个笔尖的费用是800元。顾客打听到了张广义修笔店,他重新点了尖儿修好了,总共就收了几十元。说到这些时,老人有些落寞,如今没人点尖了,就算是有人要点尖儿,他也接不了,“我手抖,眼神也不好了。”在30多年前,点金尖是他脱颖于京城30多家修笔店的资本;如今,这门手艺已先于修钢笔而消失了。
 
张广义老人从事修笔到今天,修好的钢笔超过五十万支。他守艺数十载,除了自己对这一行的迷恋,也少不了顾客们的鼓励与支持。小小的店堂内,挂满墙面的顾客墨宝和不同年代的劳模奖状是对老人精湛技艺和热情服务的最好褒奖,几面“信得过个体户”的奖状锦旗,吊穗已从黄变黑,落款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一些纸张泛黄的奖状及刊登老人事迹的报纸也显得斑驳不堪,还有一些名人如刘海粟、王铁成等题的词间杂其间,最显眼的,是一幅“笔魂”的横幅,这两个字可以说是老人一生匠人精神的写照,“每个来我店里的顾客,我都一样对待,谁来了也都要认真修。过去人们用钢笔多,一些文化名人用钢笔写文章,笔出了故障,找我修,修的次数多了,送我字画了,我才知道人家是名人。把他们赠的字画挂起来,是表示我对他们的敬重,可不是为了显摆。还有些媒体报道说某某外国政要,在中国当大使时来过我这小店修笔。我真的记不清也分不清谁是谁了。在我的眼中,他们就是来北京在我这儿修笔的外国顾客。”他说得那么平淡,在别人眼中如雷贯耳的事在他的口中却是那样的波澜不惊,仿佛在讲着古老的故事。
 
干着自己喜欢的事,一干就是一辈子,张广义的心里,藏着一个时代,揣着一份梦想。现代化的今天,时代的脚步匆匆,不知何时,一个个历史的符号和记忆就会消失殆尽,真希望这古朴的老店,一如往昔,这种匠人精神,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选自《中华建设》2019年2月刊  作者:白英)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