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当最后一张合影定格,当孩子们挥着小手说“再见”,中建东孚物业2025新竹少年·红色向心夏令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这段精彩旅程,孩子们用勇气、探索和感动,书写了专属于他们的夏日成长篇章。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刘蕾)当最后一张合影定格,当孩子们挥着小手说“再见”,中建东孚物业2025新竹少年·红色向心夏令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这段精彩旅程,孩子们用勇气、探索和感动,书写了专属于他们的夏日成长篇章。
“瑚老师,那些孩子为什么没有书包?”维和军人瑚老师的分享会上,当一张张战火中的照片在屏幕上亮起——废墟里蜷缩的身影、孩子们举着破笔记本渴望知识的眼神,台下的小脸上少了平日的喧闹,多了几分凝重。当瑚老师讲到有维和军人牺牲时,告诉大家“这是有人用生命挡住的风雨”,一个男孩小声说:“我以后要好好上学,因为有人在保护我们的教室。”这一刻,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的词语,而是扎根在心里的种子。
黎族竹竿舞的节奏里,有人一开始总被竹竿夹到脚,同伴就放慢速度喊着“左跳、右跳”;到后来,整个队伍踩着鼓点整齐跳跃,笑声比竹竿敲击声更响亮——默契,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磨合中长出来的。
瞧,那摇摇晃晃的轮胎桥,孩子们起初小心翼翼,双手紧紧抓住绳索,一步一步试探着前行。但在同伴的加油声中,他们渐渐鼓起勇气,加快脚步,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还有那高高的竹制攀爬架,孩子们克服内心的恐惧,手脚并用向上攀登,每上升一步都是对自我的超越。
竹林里,孩子们的身影穿梭其中,手握工具,开启砍竹环节,新鲜砍下的竹子,经巧妙处理,变成一个个天然“饭桶”。将泡好的糯米,搭配上甜蜜果脯 ,小心翼翼填入竹筒,满是对美味的期许。
在竹艺手工环节,孩子们围坐在桌前,专注地用竹条编织。有的孩子创意十足,设计出独特的造型;有的孩子遇到困难,身边的小伙伴便主动帮忙,共同探讨解决办法。一根根普通的竹子,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得充满生机。
孩子们穿着救生衣,握着船桨,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笨拙又勇敢地划动。阳光穿过竹叶,在他们脸上跳跃成细碎的光斑;船桨搅起的涟漪里,倒映着竹子的清影和孩子们咯咯的笑声。
有人用力过猛转了个圈,引得同伴们哈哈大笑;有人慢慢掌握了技巧,骄傲地喊着“我能自己划啦”;还有人干脆停下船,伸手去够水边垂落的竹叶,和自然来个亲密触碰。
在这里,没有电子屏幕的束缚,只有风穿过竹林的沙沙声、水声和欢笑声交织成的乐章。孩子们在玩水的快乐里,悄悄学会了平衡,收获了勇气,更把这份与自然相拥的惬意,刻进了夏天的记忆里。
新竹少年“逐光向阳”夏令营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启程。愿他们带着在夏令营中收获的勇气、智慧和爱,在未来的日子里,如破土而出的新竹,向着阳光,茁壮成长,无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