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北京:首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规的城市

2019-03-29 14:26:38来源:新京报   
核心摘要:“韧性城市”对公众来说仍是一个陌生词汇。这个最初从物理学演化而来的概念,自2012年引入我国以来,曾长期徘徊在学术界的案头文书里和研讨会席间。

“韧性城市”对公众来说仍是一个陌生词汇。这个最初从物理学演化而来的概念,自2012年引入我国以来,曾长期徘徊在学术界的案头文书里和研讨会席间。

直到最近两三年,这一概念才得到了广泛关注。2017年6月,中国地震局提出实施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包含了四大计划,“韧性城乡”计划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黄石、德阳、海盐、义乌、北京等城市正在进行韧性城市建设。北京作为全国首个把这一任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目标是能够抗御大震巨震的影响。

何为韧性城市?

北京市地震局总工程师、研究员邢成起邢成起表示,韧性城市建设会根据城市的特点、防灾需求和灾害风险的种类、大小,建立一套适合这个城市特点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通常是分层级、分领域建立的,一个城市可能会建立上百项甚至更多的指标,并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韧性水平进行评价。

从宏观上看,韧性城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发生灾害的时候,生命财产损失可控,也就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二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不中断或者可以快速恢复;三是备灾救灾系统完善,而且能够快速启用,灾害不发生链式反应,也就是次生灾害少;四是灾后恢复的时间和程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就是恢复快。这就要求城市在结构功能上要具有多样性,就是有许多功能不同的组合,同时要有冗余性,就是有相同功能的可替换要素。比方说公共交通这方面,既有铁路也有公路、航空等方式,一旦发生灾害,如果铁路中断可以走公路、走航空等。

此外,还要有抵御冲击的鲁棒性、适应性、恢复力,以及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也就是要总结经验教训,以创新方式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韧性城市概念的提出,实际上给城市应对灾害的理念带来了新变化。原来我们应对自然灾害是“硬抗”。比方说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主要源自地震强烈震动导致的房屋倒塌,那么传统的做法主要是靠加厚、加粗墙体、柱体或增加钢筋的数量把房子盖结实来抵抗这种冲击。

但事实证明,当地震比较大、超过当地抗震设防阈值的时候,房屋就扛不住了。所以“硬抗”的方法已经很难应对这种极端灾害,极有必要采取一种“以柔克刚”的做法,也就是应用“韧性”的理念来做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当然也包括其他方面的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
 

1_conew1

北京韧性城市建设针对地震风险

北京是我国大陆东部历史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曾发生过7级以上大地震的特大城市之一。北京所处的构造位置,决定了北京具有发生强烈地震的地质条件。据统计,公元294年以来,北京曾发生5.0到5.9级地震四次,6.0到6.9级地震六次,8级地震一次。其中,1057年大兴6.8级地震,造成25000人死亡,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伤亡人数达10万人。地震是历史上造成北京生命财产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另外,城市规模越大、人口越密集、功能越复杂,城市的脆弱性就越高,如果不提前降低脆弱性、做好风险防范,一旦发生大的灾害后果就会很严重。尤其对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其灾害风险更是不容忽视,建设韧性城市就是要更加有效地降低这种风险。

近几年来,北京的防震减灾工作发展很快,城乡的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要抗御像1976年唐山7.8级、1679年三河-平谷8级那样的大震巨震,北京的防震减灾工作还需要持续加强。

再则,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在重大灾害发生时,不仅要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要少,而且还要保证城市重要功能不中断,对此传统的防灾减灾思路和方法已难以为继,而韧性城市理论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

北京目前开展的韧性城市建设,是基于地震风险的韧性城市建设,也就是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防范的是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目标是能够抗御大震巨震的影响。据分析,北京未来最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可能仍然还是地震。因此,应对地震灾害风险,北京的防御目标不能低,必须能够抵御极罕遇地震的冲击。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奋斗目标。事实上,目前快速发展的防震抗震新理念新技术,也为实现这样的防御目标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性,关键还是要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提高我们的城市韧性。

如何提升一个城市的韧性、从哪些方面提升城市韧性,需要综合考虑所防范的灾害风险种类、大小以及城市本身的特点等因素来确定。地震灾害除了本身的自然属性,还具有工程属性和社会属性。

在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和北京城市特点以及国内外防震抗震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北京地震安全韧性特征构成要素,包括地震环境与影响认知、工程韧性、社会韧性和制度韧性四个方面要素,这四个方面要素的提升再加上评估地震韧性水平共计五大方面,就构成了北京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我们提升整个北京地震安全韧性水平的五个着力点。

这五大方面的工作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大震风险源探测与评估、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动精细区划、城市系统脆弱性分析、抗震隐患排查与加固改造、抗震新技术应用、地震应急准备、地震地质灾害评估、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及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与技能提升等等,涵盖了整个防震减灾业务体系的内容。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需要协调统筹推进。

计划在通州城市副中心开展试点

北京是全国第一个把韧性城市建设任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在推进力度和实际进展方面也比较大。北京的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探索研究始于2015年,目前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今年2月,为落实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任务,加快提升城市地震安全韧性,北京市地震局制定了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此之前,北京市地震局已经针对韧性城市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包括:调研分析了推进北京韧性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开展了超大城市防震减灾理念、特大城市地震安全重大关键问题、地震风险下韧性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等。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扎实推进。

最近,北京市地震局开始实施一些重点项目,如清华园社区地震安全韧性评估示范工程、大中城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重点专项等。还协调相关大学和研究单位,准备编制和推动出台城市韧性设计方面的导则和规范,如地震安全韧性设计导则、建筑工程抗震韧性设计规范等,以促进城市工程韧性的快速提升。

除清华园韧性评估示范项目外,我们还计划在通州城市副中心开展韧性城市建设的试点,为逐步在全市层面开展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积累更多的经验。

城市规划发展,安全是第一位的。韧性城市建设,涉及城市的土地合理利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所以必须纳入到城市的发展规划,并严格落实,才能实现提高韧性的预期目标。

从社会公众角度来说,作为城市居民,一方面应该关注所在城市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应积极参与到韧性城市的建设当中,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提高城市的防灾韧性,大家就会生活在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里。公众参与的方式很多,比如参与社区开展的应急演练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了解和掌握必备的防震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应急避险的技能,自觉维护和保护好社区的防灾减灾设施,当然有条件的还可以加入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从事更多的防震减灾活动。
 

下一篇:

住建部:公布2024年安全监管典型执法案例

上一篇:

BIM+装配式建筑创绿色节能发展新动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