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四月的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在春雪渐融与高原暖阳中焕发出独特生机。奇峰罗列的丹霞地貌褪去冬日的苍劲,红色岩层与高耸入云的雪山相映成趣,在阳光照耀下如火焰般耀眼。蜿蜒的黄河碧波荡漾,宛如一块镶嵌于群山之间的翡翠。
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一景。羊格东智 摄
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内的珍稀高山鸟类蓝马鸡。羊格东智 摄
唐卡画师在户外作画。张海麟 摄
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里,当地村民在除杂草。羊格东智 摄
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内的丹霞地貌。羊格东智 摄
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内的森林和草原景观。羊格东智 摄
四月的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在春雪渐融与高原暖阳中焕发出独特生机。奇峰罗列的丹霞地貌褪去冬日的苍劲,红色岩层与高耸入云的雪山相映成趣,在阳光照耀下如火焰般耀眼。蜿蜒的黄河碧波荡漾,宛如一块镶嵌于群山之间的翡翠。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公园北部,时间跨度约1.3亿年……”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内,讲解员娓娓道来,带领参观者触摸亿万年的地质年轮,聆听热贡艺术的悠远回响。
近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21届会议上,青海坎布拉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总面积3149.34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与我国一、二级阶梯地貌过渡带。这里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环境变迁的关键地区,也是青藏高原南祁连与北秦岭板块海洋最后消亡的关键地区。奇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百年传统村落形成了坎布拉特有的“山脉、水脉、人脉、文脉”。
地质历史造就了这里丰富而珍贵的地质遗迹。公园内共有地质遗迹点157处,涉及7大类、18类、30亚类,涵盖火山地貌、地质剖面、滑坡遗迹、丹霞地貌、中小型构造、流水侵蚀地貌、风景河段等多种类型。公园完整保存了3个重要地质时期的地层构造和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记录,其中 隆务河三叠纪深海相沉积地层剖面 以清晰的演化序列成为国际学界研究古特提斯洋“洋陆转换”的“地质教科书”。园区内 隆务峡超基性岩体 、 丹霞地貌 及 黄河景观 罕见共存,这儿既是研究大地构造演化、洋陆转换的绝佳之地,也是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与气候变化的天然博物馆。
亿万年的时光流转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碧绿清澈的黄河与色如渥丹的丹霞地貌交相辉映,黄河一级支流隆务河贯穿园区南北,鬼斧神工般地雕刻出了峭壁陡立的峡谷奇观;错落有致的山地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针叶林构成了青藏高原的天然氧吧。藏羚羊、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动物悠闲漫步于这条生态黄河走廊,是当之无愧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特有资源中心。
坎布拉不仅是自然的大地诗行,更是多元文化的经纬交织,热贡艺术在这里绽放异彩。唐卡、壁画、堆绣、雕塑……千百年来,一代代画师匠人将地质奇观化为艺术灵感,他们勾勒的人物造像生动传神,绘制的山水花鸟栩栩如生,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选择、自成体系的艺术传承,形成了“地质—生态—人文”的协同保护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当地青少年对地质文化、生态环保的认识,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与黄南州尖扎县坎布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合作创建“坎布拉地质科普学校”,有计划地开展具有地质科普学校特色的主题活动,通过举办朗诵比赛、科普知识竞赛,组织课外研学等,激发孩子们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保护地质资源的意识。
如今,走向世界的坎布拉,正以生态优先的理念开启发展新篇:探索符合景区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彰显地域特色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模式,开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产品,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