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住建之声

合力放大生活服务惠民成效

发布时间:2025-09-18 09:24 来源:经济日报

核心摘要:多样化生活服务是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的重要路径,而传统社区服务机构因设施不足、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的民生需求。

多样化生活服务是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的重要路径,而传统社区服务机构因设施不足、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的民生需求。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实现普惠可及、品质可靠的生活服务,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今年6月对外公布,提出发展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提高多样化生活服务品质,为社区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天津市把握地铁站恢复地貌契机,新建一批绿地、体育公园等公共设施,不仅拓展了市民活动空间,更丰富了生活服务供给;河南省洛阳市高质量推进完整社区建设,从居民需求出发补短板,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努力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推动家门口服务提质增效,要盘活存量资源。中心城区及老旧小区往往面临空间约束,许多服务机构难以拓展服务。若一味依靠新建或租赁场地,将推高运营成本,影响服务普及性。各地需积极创新机制,通过社区房屋“一室多用”、城市更新、腾退空间再利用等方式,集约化利用有限资源,补齐服务设施短板。

 

传统服务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基础性家政、保洁等服务已难以覆盖居民多层次需求,社区应积极引进专业社会机构,拓展助老就医、长期照护、婴幼儿托育、早期教育等服务种类,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

 

生活服务应坚守普惠可及原则。要着力缩小城乡、区域间服务差距,通过合理定价机制,让更多群众以可承受的价格享受便捷服务。街道社区应统筹规划,结合“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引导品牌服务机构一体布局共同发展,以政策合力放大惠民成效。

 

随着智慧社区建设深入推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正重塑社区生态。适老化数字服务、助餐预约、健康监测等应用的普及,让“一键直达”成为现实。期待人人可享、时时可用、处处可及的社区服务网络早日建成,将温暖与关怀送入千家万户。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