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风采】周千秋:服务群众 甘当城管工作的“老黄牛”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06-14 09:11
 

周千秋跟队员们帮助商户将出店经营的桌子搬进店内。

周千秋文明劝导洗车店有序经营。

在队里,队友们总是叫1971年出生的周千秋为“水牛哥”“黄牛哥”。“这帮小子,没大没小。”周千秋笑着说。周千秋现任零陵区城管局七里店执法一大队教导员,自加入城管队伍以来,一直战斗在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第一线。

13年来,他以干练踏实的工作作风,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作为大队教导员,他用细心、诚心、耐心、公心引导队员们文明执法,用求实、务实、朴实、踏实的工作态度履行自己的职责,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七里店执法一大队的辖区从黄古山路至大学城,区域较广。“开着巡逻车,一趟下来得3个半小时。”周千秋说,目前全队23名队员,人手较紧。“人手不多,就只能多花时间多跑腿。”

自2016年城市管理“721工作法”践行以来,周千秋跟队员们改进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落实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的工作要求,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在城市管理工作中,70%的服务怎么干、如何干,成了周千秋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办好才会满意,但被管理人也同样要满意,如果只是对被管理人进行处罚,久而久之,城市管理工作的阻力必定会越来越大。

曾经有一阵,在芝山北路一处项目工地前的人行道上,建筑材料长期堆积,严重影响市民出行。经调查,该工程部门建筑材料确实占用了人行道,且长度达40余米,如果不及时清理,群众过路,只有走车行道。而此处是城区主干道,来往车辆较多,车速过快,过往市民在车行道上行走,危险系数必将增大。周千秋跟队员们多次去做协调工作,开发商总是以工程快要完工、马上撤走为由进行推脱。

周千秋透过现象看本质,敏锐地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开发商没有合适的地方安置这批建筑材料,所以才三番五次地进行推脱。于是,周千秋积极帮助开发商想办法、找路子,先是因地制宜地对项目施工场地的空间进行挤压,腾出地方来规划安置部分材料,后又找到就近空旷场地协调处理剩下的材料。开发商见问题能够妥善解决,也愿意承担堆放材料的租金,便立即调来叉车,将建筑材料全部运走了。

周千秋教育队员们:“城市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严管重罚往往会触动群众的既得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受到责难和非议。所以在原则面前,要做到岿然不动;在处理复杂的事物上,要做到耐心细致;既要严格执法,也要讲究人性化。”

周千秋眼睛近视严重,队员们常笑他拿着手机都快把鼻子贴到屏幕上去了。但他“眼盲”,心却从来不盲,辖区内的人和事,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芝山北路一家酒店因为安装抽油烟机的问题,与楼上住户发生了纠纷。该住户多次电话投诉其噪音和油烟污染,当周千秋陪同环保局工作人员到现场指出问题后,酒店方非常配合,在执法人员的监督帮助下,对油烟和噪音问题进行了三次整改,但该住户仍不满意。

为了让双方都满意,周千秋认为只有找到利益的平衡点,才能找准兼顾各方有利发展的执法着力点。他提出的方案是,让酒店老板依据住户意见进行整改,住户对其安装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当然,其原则是以不影响和不超出相关规定的指数为界限。这个方案得到了双方的赞成。

七里店辖区的一位店主说:“自从周教导员来了我们这里后,我们这条街的市容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周教导员几乎每天都要来我们这里转转,了解下我们对市容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这就是零陵城管“老黄牛”周千秋,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仅是一名常年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城管队员,但他却把一个“老黄牛”的背脊,用一股奉献的精神、一处处细微的变化,勤勤恳恳、实实在在,把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突出问题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市民反映的问题作为城市管理的重点,将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让城市管理更好地为市民群众服务。

工作以来,周千秋多次荣获零陵区政府嘉奖,并两次荣获三等功,零陵区城管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宏伟称赞:“周千秋同志立足岗位,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以身作则,默默奉献,甘做平凡岗位的‘孺子牛’,展现了城管执法为人民的良好形象,营造了和谐的城管氛围。”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