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聚焦乡村振兴 突出环境治理 坚决打赢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持久战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09-10 09:51
  庆城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陇东黄土高原边沿沟壑区。本县河流总属泾河流域,有东河(柔远河)与西河(环河)交汇后形成马莲河,大黑河与小黑河在太白梁交汇后流入蒲河。辖区内道路错综交汇,是庆阳北三县交通枢纽。常住人口26.85万人,总土地面积2692.6平方公里。地形沟壑复杂,植被薄弱,森林覆盖率低。是长庆油田的发祥地和主产区,油井遍布全县所有乡镇共1000多口,80年代马岭川石油得到大规模开采,带动经济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垃圾产生量剧增,但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还尚不健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乱堆乱倒,垃圾随处可见,严重影响全县城乡环境面貌。自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庆城县按照边治理边探索,边清理陈年垃圾边处理新增垃圾,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乡村彻底告别了以往的“脏乱差”,全域无垃圾治理初现成效。
 
  一、工作成效及典型做法
 
  一是把组织领导作为抓好垃圾治理的最坚强后盾。县上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相关部门都相应成立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办理相关业务,为全县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把集中整治作为抓好垃圾治理的最有效手段。组织开展了多次全方位、多层面的卫生大扫除,实现立面平面管理一体化,全面整治城中村、居住小区、背街小巷、建筑工地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薄弱地带脏、乱、差问题,强化东西环路、药王洞养生小镇清扫保洁,实现经常化管理,加强对城区工地的渣土车辆、商砼车的管理,实行登记造册,建立车辆管理档案的措施,采取发放通知、现场整改、教育处罚、在城区三个入口处制作警示牌的方法,对违规渣土运输、拉运散装物料不覆盖、带泥上路的车辆,通过警示告知和源头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三是把建立机制作为抓好垃圾治理的最长效途径。制定了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了乡村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体系,逐步构建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机制。制订了《庆城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考核办法》,将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作为评价乡镇部门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依据,纳入年终综合考核。推行门前“三包六禁”责任制,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制度,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严肃查处破坏河道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行业垃圾专项治理制度。
 
  四是把监督检查作为抓好垃圾治理的最有力抓手。按照“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评比”的原则,采取随机抽查、实地踏看、明查暗访、查阅资料的方式对全县17个乡镇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将各级督查与乡镇自查相结合,建立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理台账,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采用以奖代补形式,运用黄牌激励措施,对排名前三位的奖励10万元,四五名的奖励5万元,充分调动乡镇垃圾治理积极性。对发现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县全域办组织人员进行多次复查。
 
  五是把资金投入作为抓好垃圾治理的最基本保障。投资4300万元在店子坪建成了百万方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1处;投资1300万元购置投放8方车载垃圾斗344具,垃圾转运车6台,抑尘车、洗扫车、压缩车各1台,装卸平整设备和保洁车辆多台;投资17.2万元购置了小型垃圾清扫车2台;投资88万元购置了餐厨垃圾收运车2台;在城区设置果皮箱累计200多个;建立生活垃圾收集点885处,垃圾转运站3处,建成了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体系,将城区及17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全部运回县垃圾填埋场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投资5000万元建成图远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对全县及周边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
 
  二、当前亟待解决问题
 
  一要解决好重点区域久治不愈、治理成效反弹的问题。根据平时督查情况来看,各乡镇虽然对发现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了集中整治,但监管措施、巡查检查、保洁工作、宣传引导群众方面做的还不到位,没有将巡查检查向更深层次开展,没有真正的将激励奖惩措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致使部分区域垃圾乱堆乱倒,无人管理,庄前屋后、河道沟渠、塬边咀梢等区域清理不到位,清了又倒、治理后反弹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要解决好群众环保意识观念淡薄、参与不够主动的问题。群众是全域无垃圾治理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但是爱护环境的习惯还没有养成,随手丢弃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村民缺乏参与热情,有些老人及村民文化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意识到群众才是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的主人翁,难于主动参与到全域无垃圾治理中给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中去。
 
  三要解决好农村污染面源杂多、治理手段欠缺的问题。农村是全域无垃圾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农村垃圾产生量多,处置难度大。种植业发展趋于精细化,造就废旧农膜大量产生,虽然目前初步尝试按照“四分法”(即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进行回收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原则,宣传引导群众对农村生活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对玻璃、塑料(农膜)、纸类、金属等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回收;对厨余、果皮、枝叶、秸秆和粪便等可降解的有机垃圾,就近堆肥;对砖瓦、石块、渣土、煤灰等惰性垃圾,用于铺路填坑或就近填埋;对废电池、农药包装废弃物、废灯管、废油漆、废旧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单独收储收集,进行集中处理。但治理手段单一,仅仅通过源头分类减量,废旧农膜回收站建设没有规模化,大多从田间收集的废旧地膜堆积在废旧地膜回收站周围,二次利用率低。其他已分类但未处理垃圾在垃圾末端处理上没有资源化利用,未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量多,运距远,堆积现象时有发生。
 
  三、几点启示
 
  一是全域无垃圾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擂战鼓、吹号角。2020年全国要实现脱贫摘帽,所有贫困人口要全部销号,实现稳定脱贫奔小康。全县计划2019年整体脱贫摘帽,当前已经到了攻坚拔寨、滚石上坡的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阶段。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已基本解决,但是农村环境面貌、特别是贫困户生活面貌提升仍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脱贫成色,为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打了折扣。如何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面貌、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成为当前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力实施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从思想上解决贫困群众对环境治理工作意识淡薄、观念不强、主动性不高等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面源污染、垃圾乱倒、柴草乱堆、庄前屋后杂乱无章等突出问题。只有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摆上议事日程,同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协调配合、统筹推进,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添柴加火、加油助威。
 
  二是全域无垃圾治理为打响乡村振兴战扬战旗、发攻令。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为期三年,2020年就到收官阶段。今年是最关键一年,必须下实手抓重点、攻难点,建章立制,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全域无垃圾工作机制,与2020年开展的乡村振兴无缝对接、有机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而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 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其中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都与全域无垃圾治理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只有大力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为农村农民创造舒适干净宜居的生活住所,才有生态宜居可言。群众追求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意识提高了,人人都爱护环境,人人都参与治理,全社会达成共识,才有乡风文明可言。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向往,日子有盼头,才有生活富裕可言。因此,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是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然前提。
 
  三是全域无垃圾治理为打好面貌提升战凝共识、聚能量。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归根结底要解决人思想的问题,只有把人的思想和意识问题解决了,垃圾才能得到有效治理、长效治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是在脱贫攻坚扫尾收官和乡村振兴起步实施阶段开展的一项专项工作,起到了无缝衔接的作用。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首先要解决好当前农村环境面貌落后凋零,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问题,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乡村振兴,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勾画农民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引导群众最终过上了小康生活。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