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速增效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12-31 10:11
(来源: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工改”)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我省制定印发贵州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将“工改”作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大力推进“五个统一”,积极构建规范高效的统一审批管理体系。
 
作为牵头部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刀刃向内,突出“全覆盖、全流程”。以高的站位、优的制度、实的举措,精准对标,全面落实各项改革部署。实现了行政审批效能再提速,政务服务质量再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举办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专题讲座。
 
创新机制 改革落地有支撑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革命。
 
在这场改革中,我省直面问题,大刀阔斧,全面落实新举措、新办法,助推建设项目审批跑出新速度。
 
为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我省印发《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改革目标为导向,细化分解64项改革任务,逐一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
 
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围绕“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四统一”,加快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明确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与全国相互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目标明确,路径清晰。
 
随即,我省成立贵州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省长担任组长,分管副省长担任副组长,召开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动相关改革工作。
 
全省掀起了一轮新的高潮。
 
记者了解到,结合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2019年我省出台了34个省级配套政策,为改革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证。
 
接下来,围绕重点,逐一突破。
 
一方面,围绕“统一审批流程、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监管方式”等重点工作,深入研究,加强统筹调度,积极开展审批事项清理、审批流程图绘制、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综合窗口设置等工作。
 
另一方面,围绕80个工作日目标,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主要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分别为每个审批阶段确定一家牵头单位,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并充分利用我省大数据产业优势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信息数据系统,为切实提高审批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大力开展培训工作,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培训11000余人次,各市(州)组织培训76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与业务能力。同时,积极开展督查工作,结合目标任务,通过实地督查、电文督查等方式督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市(州)按照责任分解表加快推动相关工作。
 
改革的足音澎湃着奋勇前进的速度与激情。
 
放眼全省,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市(州)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培训现场。
 
找准症结 破解难题有新招
 
审批手续复杂、审批流程凌乱、审批时间冗长——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饱受社会诟病。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顽疾,不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益、不利于营造营商环境。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破不立。
 
针对项目审批时间长、手续办理慢等顽疾,我省大幅清理审批事项,通过“减、转、并、放、调、合”,审批事项由155项精简至84项,压缩比例45.8%,最终形成《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目录(试行)》,于8月22日印发公布。
 
大力优化审批流程,工程建设项目按照资金、投资类别、规模等,分类细化办理流程,分类制定政府投资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小型社会投资项目(符合区域环评且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等需要特殊审批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平方米的厂房、仓储等生产及配套设施项目)审批流程图,形成《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试行)》,于8月22日印发公布。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为有序推动综合窗口建设,省领导小组办印发《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设置方案(试行)》,进一步规范窗口设置,明确窗口入驻部门。目前,省政务中心综合窗口和各市(州)、贵安新区综合窗口相继设置完成,并开始进行审批业务办理。
 
此外,全省各地按照相关要求,有序推动“多规合一”工作。如安顺市制定“多规合一”规划目录并初步建成“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黔西南州“多规合一”系统已全面运行。铜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专班人员则积极深入企业,开展改革宣讲工作,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真正做到以企业和群众感受为评判标准。
 
数据跑腿 审批速度快起来
 
过去,办事企业总是抱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38家单位,比如要办理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建筑方案总平面图审查、建筑方案审定等事项,免不了‘满城跑’‘多头跑’,还要耗上350多天,太费心了。
 
现在,办事企业纷纷点赞:“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跑一次交到一个窗口,就能同时办理多项审批,80个工作日以内全部办结,真让人省心。”
 
今年,黔南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网上办事大厅在福泉市上线试运行,福泉市作为黔南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试点地区,率先在州内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窗受理、一网办理’”,把为民服务的初心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这不过是我省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生动缩影。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今年以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发挥督促指导作用,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总体思路,本着“统一规划、标准、采购、建设、管理”原则,全力推动系统建设。
 
目前,省级审批监管系统已建成上线运行审批管理、监督考核、统计分析、工作管理、综合查询、运维管理、数据交换、定制化展示8个子系统。纵向连接实现全国首批与国家、省、市(州)纵向数据交换通道连通的省份之一,横向连接实现与“一张蓝图”、省政府政务服务网联通,省发改委等业务部门系统全部联通。
 
市级审批管理系统已建成上线,运行有网上办事大厅、审批管理系统、审批效能督查管理系统、中介服务平台。截至12月16日,全省共入库2019年度项目2804个。
 
各地应势而动,不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继续走深走实。
 
以贵阳为例,作为全国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6个试点地区之一。自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后,贵阳市部署开发了网上申报受理的审批系统,通过将各市级行政单位的相关系统互联互通,利用贵阳市大数据优势整合有效资源,明确审批事项业务链,各审批环节的共享信息及协同部门,构建审批过程的线上监察和跟踪督办机制。把“1对N、被动审批、你报我批、各自为政”的被动工作模式变为“N对一,主动推送、数据跑腿、联动协同”的主动服务模式,将以往“跑马路模式”的现场申报改变为通过互联网端的“走网路模式”,实现“一网申报、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同步出件、全程监督”。
 
围绕如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这一课题,贵阳市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以改进工作方法为重点、以精简审批事项为核心,全力打造电子化服务为核心的智能申报、智慧审批、智联服务新模式。
 
“预计2019年年底,贵阳市全程电子化平台建设将全面完成。这意味着,今后贵阳市的企业在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时,真正实现乘‘云’办事,不出门就可以通过平台完成申报审批整个流程,让企业办证‘一趟都不跑’,大大改善优化了营商环境。”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窥一斑而知全豹,贵阳市的改革路径映射着全省上下“干”字当先、“实”字当头,用硬功夫、真功夫、细功夫把各项决策部署抓到位、抓到手、抓到家的奋斗历程,为谱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增色添彩。
 
为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轻松办理业务,日前,我省以贵阳市作试点积极搭建一套统一的政务CA认证及电子签章服务模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所有政务服务纳入统一网上电子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系统内电子签章功能。目前,电子签章已经在贵阳市高新区试运行。同时建立了法人授权委托,自然人按授权权限行使电子签章权的安全体系。企业可以免费安全使用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签章,有效降低申报成本,审批“再提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今年11月,我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充分肯定,省长谌贻琴作出批示,要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效能。此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作为“一网通办”的重要部分,列入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咬定青山不放松,合心合力促改革。
 
下一步,我省各地将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设本级审批管理系统,加大力度打通发改、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系统壁垒,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对审批环节的全过程跟踪督办和节点控制,实现审批数据实时互通,节省审批时间,减少审批成本,切实有效增加审批办件数。
 
全面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编制区域综合评估评审,切实将建设项目评估评审由单体把关转化为整体把关、申请后评审转变为申请前服务。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培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工作人员和申请人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系统实操能力,进而提高办事效率,增加企业获得感,提高满意度。
 
改革工作亮点纷呈
 
审批时限压缩力度空前
 
国家要求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将审批时限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我省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到2019年底,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其他市(州)、贵安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力争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我省目标比国家要求减少40天,压缩比例30%,这在全国属于前茅。
 
覆盖工程建设项目范围广
 
在覆盖全省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将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一般工程建设项目纳入改革范围,切实优化相关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境。
 
审批管理系统建设可圈可点
 
一是坚持“一盘棋”思路。按照“全省一盘棋”总体思路,由云上贵州集团公司负责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全省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确保省、市(州)两级平台标准统一、数据互通、全程可控。
 
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推进云资源申请、系统部署、数据对接等工作,提前做好系统本地化预配适;一方面充分借鉴、复制国家工程项目建设审批管理系统及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经验,并充分利用项目实施团队成熟的产品化解决方案。审批管理系统建设坚持“两条腿”走路,有效缩短了建设周期,降低了建设成本。
 
三是坚持“三联动”模式。审批管理系统形成省、市(州)、县(区、市)三级联动审批模式,实现“1+10+N”(1是省政务服务中心、10是9个市(州)与贵安新区政务中心、N是县、乡级政务中心)网点申报模式,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单位可就近申报。四是坚持“大数据”应用。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住建云深度融合,通过数据不断流转汇集,保持数据鲜活度,大大提高数据质量。
 
推行全程免费代办服务
 
借鉴贵阳市经验,推出“全程免费代办服务”,这在全国属于领先。在全省各级政务大厅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区域设立全程免费代办窗口,并安排有丰富经验的平台公司专业人员进驻窗口,帮助企业和个人无偿代办相关行政审批事项。
 
贵阳试点成效显著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从改革前的355个工作日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压减时限77.5%,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