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十年:绿水青山展情怀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0-05-07 10:29
来源: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
十年涅槃,十年蝶变。
 
2010年至2020年,玉树十年累计完成营造林83.8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64万亩、封山育林25.22万亩、森林经营46.95万亩……
 
从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到打造214国道百里绿色长廊,为了高原上那抹绿色,玉树永不放弃。
 
“绿色感恩、生态报国”。近年来,玉树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将国家公园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的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玉树藏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涵盖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和澜沧江源园区,占园区总面积的85%,涉及杂多、治多、曲麻莱3县9个乡镇、34个行政村,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作为“中华水塔”,这里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区域内发育和保持着世界上原始的大面积高寒生态系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素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之称。
 
十年来,玉树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将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精神转化为“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的实际行动,把三江源生态保护作为最大的政治坚守好、最大的责任担当好、最大的民生保障好。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是玉树一个永远的主题。
 

片片绿荫尽显“报国”情怀
 
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
 
如今,一到玉树一望无垠的绿色尽收眼底,从扎西科到新寨村,从巴塘机场路两侧的感恩大道绿化带到市内的两河景观带沿河绿地,6个防护林带、4个社区公园、3个市级公园,再加上一个个庭院绿化区……玉树市区绿地面积达到430公顷,比地震前扩大了整整一倍。
 
从歇武镇到结古镇的绿色生态长廊已初具成效,扑面而来的绿色,让人们仿佛到了一个江南城市,片片绿荫尽显玉树人民“生态报国”情怀。
 
玉树十年,玉树深入探寻生态价值、生态责任和生态潜力的内在逻辑,将良好的生态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优势,不断实现生态价值的保值升值,在重塑生态价值、履行生态责任、挖掘生态潜力的具体行动中,努力交出一份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新作为的时代答卷。
 

玉树绿意盎然五增成果显著
 
玉树十年,备受关注。
 
数据最有说服力,2010年以来,玉树州累计完成营造林83.81万亩,992.64万亩的天然林、641.27万亩国家公益林、3.4亿亩的草地和1106.85万亩的湿地等重点林草资源做到了应管尽管,实现保护全覆盖。
 
2013年后,青海省停止在玉树设立探矿权,境内探矿权已全部退出;所有规划内的水电开发项目全面叫停,历史遗留过采区生态修复深入推进,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推进,已有1.8万人走上生态公益性岗位,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水源涵养功能有所提升、湿地面积有所扩大、江河径流量有所增加、植被覆盖度有所提高、野生动物种群有所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这一系列成绩意味着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地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呈现出了“增水、增草、增鸟、增收入、增和谐”的“五增”现象,玉树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局面形成
 
说起这些年的生态成就,玉树市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昂江多杰异常兴奋,他说,通过十年的生态建设和保护,玉树州的林草生态功能显著提高,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基本形成,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全面提升。
 
【增林】与2010年相比,全州森林蓄积量增长0.2%,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3.2%提升到了目前的3.97%。
 
【增草】草原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明显,退化趋势局部得到缓解,草原植被覆盖度稳中有增,从2010年60.55%增长到2019年达到61.47%。

【增群】2010年以来,全州境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黑颈鹤由隆宝保护站建站初期(1984年)的22只增加到目前的216只,斑头雁由原来的800只增加到目前的10000余只;可可西里藏羚羊由上世纪90年代不足3万只恢复增长到现在的7万多只;雪豹从2010年开始监测统计的零星出现增长到现在的1000只左右。
 
近几年监测数据显示,在三江源头流域多次记录到欧亚水獭的活动影像,并且呈现出稳定的活动节奏。欧亚水獭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特别高,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完整程度有重要指示作用,也足以说明玉树的大江小河已成为欧亚水獭的固定活动地点和重要栖息地。
 
 
 
3.15万牧民捧上了绿色生态饭碗
 
生态就是民生,雪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
 
在“雪豹之乡”的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老支书罗军多了一份工作,那就是成为一名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管护员”,每个月有1800元的补助,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如同眼睛里揉进沙子一样,罗军一刻也不放过。
 
2019年2月的一场大雪,将整个三江源头覆盖在皑皑白雪之下,杂多县生态管护员尕玛罗松发现了倒在雪中奄奄一息的白唇鹿,并将它救了出来,给它喂食、除去身上的雪,慢慢地白唇鹿站了起来。尕玛罗松说:“从草原到国家公园,我从‘草原的人’变成‘国家的人’,这是件很让人自豪的事。”他说,以前每10天巡护一次,现在每3天就要巡护一次,而且每月还能拿到1800元的工资,家里多了一份收入,感谢政府。像尕玛罗松一样,现在全州有3.15万名生态管护员捧上了生态饭碗。
 
绿色行动换取的“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银山。
 
澜沧江源园区的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是一个典型的以畜牧业为主的村落。这里的牧民群众历来有着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尊重自然的朴素自然观。自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年都村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的意识和积极性空前高涨,环境整治、保护动物、巡山护山等,逐渐转变成了村民自发组织、自愿参加的民间活动。
 
伴随着自然观察的发起,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年都村迎来数十个体验和观察团,整个村挣了31万元,村里用这些钱把全村的养老保险都交上了。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银山的获得感幸福感。
 
“绿色感恩、生态报国”。不遗余力、全力以赴、义不容辞地保护生态环境是玉树亘古不变的责任和使命。玉树十年,玉树各族干部群众正在同知、同感、同奋进,更好地从生态脆弱的窘境中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成功之路。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