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现代化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03-08 08:48
--《北窗杂记》书评

合上发黄的书页,心中竟有一丝怅然。合上的不仅仅是陈老师的声声呼喊与身体力行的乡土实践,还有无人响应与践行的凄凉。
 
《北窗杂记》是陈老师1980-1999年间近二十年的学术思想随笔,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建筑现代化、文物建筑保护及乡土建筑研究三大块展开,大力提倡中国建筑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文物建筑保护的国际化接轨以及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尽快开展。“摇旗呐喊”的同时亦收录了一些对困境的探索与研究方法,可以说陈老师是尽其所能地在为中国建筑、建筑史、文化史的健康发展大力呼号。当然在乡土建筑研究这一块,陈老师也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只是本书涵盖的相关内容较少,《北窗杂记二集》里的收录相较更为翔实。
 
刚开始的阅读是被那饱含激情的生动文笔所吸引,尽管对“钢筋水泥盒子”的强烈呼唤和对“大屋顶、小亭子”这些民族形式探索的绝对否定让我一时有些无法接受,但当陈老师将现代建筑下“住者有其屋”的民主理想和工业化趋势展现在人眼前、所谓“民族形式”下的封建与殖民思想及其背后的高费层层剖析出来时,你不得不对那样的嬉笑怒骂心生敬意。批判中不时流露出前辈的强烈社会及历史责任意识,也无怪乎西方人将其称为“中国建筑界的鲁迅”。之所以特地引用西方人的话,不是陈老师所批判的以外国人的论证来撑起自己可怜的信心,而恰恰在于目前国内大部分人都不吃陈老师这一套。特地去了解了一下陈老师的生平,几近退休之时,已是国内著名的外国建筑专家,掌握七八门外语,我们所熟知的《外国建筑史》、《走向新建筑》及《外国造园艺术》等都是出自他的译笔或撰文,除了主流的西方建筑史,对于苏联建筑的民主化进程也曾做过不少研究。“人已老矣”,却转投中国的乡土建筑研究领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研究了一辈子外国建筑,老了却发现中国自己的东西没人搞”。而在陈老师看来,中国历史向来都只是记录帝王将相的上层历史,“《二十四史》不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全部,那是帝王文化”;而“乡土建筑记载了下层老百姓的历史”,作为乡土社会的史书,正好补充了那半本历史。只是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陈老师呼喊了二十几年――为此失明的一只眼以及遭受的艰苦、冷漠与奚落――除了他在大陆销量不大好的一本本乡土建筑的记录尚存外,全都在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大潮中被淹没了。
 
回到我们的《北窗杂记》,在对中国建筑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倡导中,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现代建筑作为民主化与科学化的象征,作为科学与技术新生产力下的产物,并拥有“为普通老百姓造房子”的伟大民主理想,为何会成为我们如今极其厌恶的“玻璃与水泥盒子”、“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呢?除了现代主义后来发展中对其初衷的偏离与僵化外,陈老师所提出的“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主要基于工具理性而不是价值理性”这一论点我还是非常认同的。他认为“恐怕在大多数建筑师看来,现代建筑只不过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一种样式而已,并没有什么原则性。因此,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和中国的现代化一样,没有根本触动中国两千年来传统的价值观,而价值观是传统的核心,是维持传统的权威性的基本力量。”其中传统的核心指的是“权威崇拜和祖先崇拜”,“权威崇拜”又包括“对体制、权力和资本的崇拜”。所以,我们的现代建筑不是在体制、权力和资本的指挥下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政治性建筑、纪念性建筑和老板的建筑,就是用现代的力量来仿古、造假古董。而在空间组织和设计技巧上,我们又仅仅将水泥玻璃当作一种设计方法与设计样式,始终只是“仿了西方现代建筑的外形”,没有用现代的建筑去解决现代的民主问题。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则是水泥玻璃的抗拒与冷漠,与大马路及展示性大广场一起,一步步挤掉了我们人性化的生活交往空间。当初的温暖似乎都已成了历史,我们对木结构的温暖无比怀念。但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已然无法解决我们当下的住宅问题,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居住地可以用来造房子,要是人人都住进木结构的别墅里,中国就没有所谓的自然环境了。或许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住宅也可以上天入地,到那时又会找到新的解决方式。但在当下的中国城镇,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住宅为解决居民的紧迫住宅需求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我们所缺乏的,正是现代建筑背后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普及。建筑背后的人,才是关键。作为建筑师所能做的,是自己首先“要从封建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意志,要有平民意识和人道情怀,要有强烈的创新追求和丰富活泼的想象力,要有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或许,我们所应该厌恶的,不是那些水泥玻璃,而是其背后不合理的价值形态。
 
此外,对于文物建筑保护、未来建筑的探索、市场化和商品化对学术的冲击等问题,书中都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洞见,许多需要我们去践行的观点。然而,呼喊归呼喊,You are nobody,在社会大潮下,不管是陈老师还是当年的梁思成先生,他们对于中国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也都无能为力。我们一直在期待着,待到我们这代接受了民主化和科学化洗礼的人成为中国社会主流,中国的整个社会状况就会改观。可是,当年建设部领导“到2000年每个中国人有套房”的豪言壮语,已然淹没于中国经济红火发展的轰鸣声中,三十年后我们接受过民主化、科学化教育的这一代人,大部分还是需要面对没有居所的现状。

(选自《中华建设》2019年2月刊 作者:莫莫)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