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环境全面优化提升让城市更美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0-10-26 10:26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魏光华 通讯员何开艳 张路)10月26日,从浙江省第24个环卫工人节获悉,自1987年第一个环卫工人节以来,至今已有24年头,在这近一万个日夜里,有风和日丽、微风习习的日子,也有狂风暴雨、冰天雪地的天气,但在环卫工人的眼里它们并无二样。哪怕在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们也始终如一日的起早贪黑,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候着这座城市。是他们的坚守,让我们的城市在悄无声息中变得越来越清爽,越来越美好。

在这个属于环卫工人的节日里,让我们走近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对城市特殊的爱。浙江省副省长陈奕君、浙江省住建厅厅长项永丹都真情地说:“‘城市美容师’你们辛苦了!”

QQ截图20201026101149

文明注在细微:创建“席地而坐”
今年6月宁波市城管环卫部门正式启动“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创建行动,以重要商圈、广场公园、交通枢纽、迎宾道路、旅游景区为重点,分批次创建“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计划2020年首批创建成20个,通过三年努力,到2022年共创建成100个高品质示范区域。

7月23日上午,宁波市老外滩、天一广场、中山路(、市民广场、日湖公园、南站广场、月湖景区七个点位被评定为首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

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创建的开展,不仅代表着环卫保洁工作从一维发展成了多维,更是环卫工人为打造美丽宁波贡献一己之力的见证。
在第一个被授予“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牌匾的江北老外滩,看到环卫工人的腰间配备了一只随身小包,放了干布、湿布、除污剂和小铲刀,还有一个日常的火钳。据宁波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老外滩区域保洁工作按照不同保洁对象提出不同保洁频率及标准,并实行“街区内动态垃圾15分钟不停留制”。合理使用科技型清扫工具,对外马路区域采用“巡、冲、清、捡、扫、擦、抠、铲、磨、吹”等全方位保洁方式,还原路面本色,提升即视质感,并通过设计特色花卉布景或景观小品,积极引导街区商家充分利用窗台墙面、花箱花钵等放置时令花草,营造自然精巧的街头花境。

此外,其他创建成的城市客厅示范区域也提高了区域保洁要求,结合实际推出适合本区域的工作机制。如天一广场开展全区域“多元化”精细保洁,建立“人均一把扫帚、作业人机结合、垃圾快速巡捡”的保洁机制,实行“1+5+N”保洁,即1个保洁责任区、5个作业岗位、N种精细化保洁工具,将广场地面零星垃圾存留时间由15分钟降为10分钟。市民广场首创“一开、二推、三冲”的三级保洁法。针对大面积铺装、长时间积累污渍,利用驾驶式洗扫一体机车进行“开荒式”作业;针对小范围、边缘层,利用小型手推式圆盘清洗机进行精细化“推磨式”保洁;针对广场建筑物立面、带凹槽的城市家具等边缘线卫生死角,则利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式”彻底清除,让市民在广场各个角落都能“席地而坐”。
QQ截图20201026101603

信心写在行动:推进垃圾分类

转眼之间,《宁波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已满周年。在宁波全市各界的共同关注下,四色分类在甬城大地上“蔚然成风”。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深入推进,目前全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7.4%、支持率达98.1%,市民对垃圾分类满意度持续提高。我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整体工作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季度考核中排名前三,并被浙江省政府评为“优秀设区市”。

自2019年10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宁波市围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通过强化机制、体系建设、源头管控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全力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探索出了做好垃圾分类“模范生”的“宁波模式”。

“我们街道是绿榜,我们小区不能拖后腿”,这朴实的话语来自一位桶边督导员,字里行间透露着自豪感。通过媒体定期公布各街镇垃圾分类成效“四色榜单”,让每一位市民了解所在街镇的分类工作质量,也让各属地政府站到台前,接受全市街镇的“大比拼” 。目前“四色榜单”机制还延伸到了党政机关、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医院、交通场站等相关行业,用四种颜色进行排序,直观、便捷反映各地各行业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及进度,接受全体市民的监督。

QQ截图20201026102236

“不分类,要处罚”已成为宁波市民热议的话题,一年以来,执法检查19.2万,教育劝导14.2万,书面整改12.9万次,出发个人3000多起,单位1400多起,处罚金额79.2万元。

至今年年底,宁波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这是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阶段性目标,而每个环卫人,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断奋斗。为此,宁波市分类办探索推出了一系列垃圾分类源头提质措施,依托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桶边督导改变居民习惯,依托入户指导、党员示范提高市民责任感,依托推广“晒图领红包”,引导分类习惯养成,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获得感。

“撤去多余点位的垃圾桶,让小区环境看起来更加整洁,定时定点投放,是有效管控源头分类质量的措施。尽管一定程度上会给部分居民带来不便,但是基层社区也在积极探索针对特殊群体上门收集垃圾的人性化服务机制。从这一年前后的对比来看,居住区源头分类质量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提升。”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环卫行业相关负责人说。截至9月底,厨余垃圾分类质量合格小区占比从年初的30%提升至75.4%,有机物含量从36%提高至63.1%。

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实践探索中,宁波以实施标准先导、入户指导、桶边辅导、激励引导、考核督导五导机制的为基础,重点强化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桶边督导来管控源头分类质量。同时,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干部、楼道组长、保洁人员、居民每一个社区角色的重要作用,也成为宁波市协同推进垃圾分类的“秘诀”之一。

QQ截图20201026102309

责任压在承诺:清运建筑渣土

建筑渣土处置问题是新型城市化进程的难点,是城市运行管理的痛点,更是影响市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堵点。近年来,宁波市不断探索建筑渣土处置“规范化管理、市场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市城管局渣领办更是积极行动,采取“十保”措施稳市场,确保我市渣土泥浆处置形势稳定,各个工程项目按照计划进度推进。

目前宁波市通过海陆并举,以稳定渣土泥浆处置形势。2019年以来建筑渣土前往舟山消纳总量超过3600万吨,约94万车次。复工复产以来,更是开辟了在舟山金塘、六横两个围垦区“双线”处置,采取平板短驳和绞吸工艺进一步提升了码头转运处置渣土能力和处置效率。截至目前,中转码头渣土日均处置量达7.44多万吨,单日最高达10.85万吨。全大市共有陆上渣土消纳处置点位257个,处置能力约9300万吨,日均处置能力约27万吨。此外更是通过编制场所规划、常态跟踪项目、助力轨道交通、抓好政策落地、完善规范审批、健全运输价格、科学选择车型、从严执法打击等多重举措进一步规范建筑渣土行业。

10月17日,在镇海开展的全智能环保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交车仪式,不仅意味着甬企首次引进这种新型渣土运输车,更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它们将逐渐取代掉“巨无霸”大车,成为我市渣土运输的主流,从而推动我市渣土运输行业向科学美观发展。

使命刻在心坎:道路清爽行动

“宁波现在的马路交关干净,偶尔会有小的烟蒂,大的垃圾一般是看不到了,真是对亏了这些环卫工人。”住在开明街附近的刘阿姨用“灵桥牌”普通话这样说道。

为了让道路保洁迈向更高水平,2012年5月,宁波市正式启动“道路清爽行动”,至今已走过八个年头。在这八年间,行动开展的范围从原先的6区扩大到8区;长效保洁面积从2495万平方米增加到5086余万平方米;长效保洁时间延长至16-24小时不等;机械作业的车辆从140月辆增加到438辆;环卫职工人数也从6000人增加到8000余人。

行动通过多种保洁模式“一把扫帚”、“日扫夜洗”、“快速巡捡”、“人机结合”……确保实现道路长效保洁的无缝隙、全覆盖、常态化。同时,大力推行“81清洗法”,形成人行道及城市家具清洗流程的8个步骤、1个理念,将人行道平面和城市家具的立面进行综合保洁。此外,为了降低环卫工人作业强度,进一步提高道路保洁水准,环卫部门坚持加大机械化装备投入,引入新型环卫车车辆进行“以洗代扫”作业,还原路面本色;购置能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作业的小型机扫车辆,保洁人员与作业车辆优势互补,实现垃圾的快速清理和收集。

宁波市环卫部门通过量化考核的综合考评体系,将“道路清爽行动”考核评价过程、结果上网公开,第一时间反馈,确保检查结果公正、公平、公开,并实行“专业检查”“第三方监测”“市民满意度调查”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考核模式,实现道路的实时动态监管。
截止目前,暴露垃圾问题数从初期的75个下降到目前的15个左右;道路机扫率从43%提升到85%;人均作业面积从8000-10000平方米降低到5500-6500平方米,并有43%的保洁面积实现18小时动态巡回保洁,65条道路共309万平方米实现24小时动态保洁,长效保洁覆盖率也达到了100%。虽然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经过八年的努力,市民对道路保洁质量的满意度却从78%提高到了87%。

温情融在驿站:启动公厕提质

2017年底,宁波市正式启动“公厕提质行动”,今年是行动开展的第三年也是行动的收官之年。截止2020年9月底,我市共新建公厕140座,改建公厕336座,开放沿街店铺内部卫生间380余家,市直社会公厕400余座,基本补足中心城区公厕数量不足的短板。同时,通过安排“公厕提质行动”专项奖补资金、设立“爱心驿站”、“十佳十差”社会公厕评比等方式提升环卫公厕和社会公厕服务质量。各区环卫部门积极探寻,以丰富“爱心驿站”服务内容,例如在“爱心驿站”内提供充电宝、爱心雨伞。

宁波环卫部门通过对新建、改建公厕的建筑外观进行设计,使其与周边环境、景观、文化相协调,融入整体城市建设。如市民广场公厕,周身墙面均为垂直绿化,远观已融入整体绿化景观,近看则绿意葱茏;鄞州区宁南南路公厕依河而建,超大玻璃窗和小小庭院将窗外的休闲景致引入室内,将公厕打造成了温馨的城市驿站。

此外,宁波各区环卫部门打造了由公厕管理数据库档案、电子地图系统、扫码签到、扫码考核、扫码评价、大数据展示等模块组成的智慧公厕考评监管系统。不仅杜绝工作人员脱岗离岗迟到早退等现象,也能及时发现、更新、处理问题,使市民更便捷地查找公厕,反馈公厕服务。真正实现公厕考核智能化、公厕服务便民化。

QQ截图20201026102524

初心藏在守护:投入抗疫防疫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为确保宁波全市两万余名环卫工人的安全,宁波市城管环卫部门千方百计多方协调保障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防护物资;为尽量减少居民日常生活的不便,宁波市城管环卫部门积极协调消石灰供应企业,确保疫情期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同时自行采购消毒水制造设备24小时生产供应消毒水,确保全市环卫消杀作业需求,并免费向社区和其他行业发放。

疫情初期,宁波市城管环卫部门第一时间下发《宁波市环卫行业作业及设施消毒规程》、《关于做好新型肺炎防疫期间公共厕所养护及粪便处置工作通知》等各类指导文件、指南、规程19个,将疫情引发的行业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一年的时光匆匆而过,今年疫情的特殊性让整个城市记住了坚守在岗位的环卫工人,在疫情最严重的的时候,他们主动请缨,奔波在重点消毒区域、“五号专线”、粪便清运线上。是他们的坚守,让甬城市民在每个细节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愿这座城市在彼此的守护中越来越宜居,越来越美好!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