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0-11-25 17:29
来源:西宁晚报
 
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6000个、签订《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承诺书》……为切实发挥公共机构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西宁市积极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从点滴抓起、从细微做起,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味、改善城市生活品质。
 
“这个叫‘红危危’,是投放有害垃圾的,他叫‘灰其其’……”走进西宁市第十一中学,记者看到,四个憨态可掬的卡通造型对应摆放在四分类垃圾箱前,校园里不时有学生自觉将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学校通过设置知识宣传区、分类互动区、视频体验区等七大板块,树立低碳环保理念,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市第十一中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这里与专业处置单位签订合同,提升医疗垃圾回收、处置和资源再利用能力,做到医疗和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据了解,全市102家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33所学校和6所市属医院成立专门机构,配备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截至目前,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6000个,其中“四分类”桶近2000个。设置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50组,发放干湿两分垃圾袋20万个,更新分类垃圾箱8000个。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理和减量化、资源化等工作,依托具备废旧商品回收资质的企业,对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进行收运处理,促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两网融合”,实现了回收、清运、分拣、再利用产业链,使生活垃圾处理高效运转,垃圾分类的质效明显提升。
 
同时,西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与全市102家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签订《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承诺书》,动员机关工作人员走在前、做示范,通过营造试点带动氛围,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努力打造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