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1-03-01 09:49
来源:西宁晚报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建设公园城市】深度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推进“公园城市+自然保护地”新模式。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巩固提升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营造林40.5万亩,森林覆盖率再提高0.5个百分点。实施城区园林绿化增量提质行动,打造5个公园游园和50处街头绿地、花街花桥,做好昆仑大道西延段等道路绿化。
 
【高标准推进污染防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空气质量保持在西北省会前列。启动西川河生态综合治理,推进南川河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再整治沟道12条、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常态化开展排污权、碳汇交易,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完成“无废城市”试点。
 
突出创新核心地位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促进青海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编制完成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大健康、大数据、高新材料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启动科大讯飞、果聚糖生产线等项目,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实施大学科技园路网、绿化景观等工程。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重点科研机构、研发平台向园区转移,强化与大学科技园联动发展,加快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新驱动示范区、绿色发展引领区,为青藏高原战略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持续打造创新平台】筹建先进储能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光伏产业科研中心组团发展,加快建设锂电、碳纤维、藏医药、铝镁合金高新材料研究院等共性技术平台。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实施100个科研项目,新认定10家企业研发平台,培育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建新一轮国家创新型城市,推进大通、城西、湟中试点县区建设。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落实“揭榜挂帅”、科研人员薪酬奖励等制度。继续落实好“引才聚才555计划”,坚持培养本土人才和柔性引才引智并重。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促成3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切实把科技研发能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加快提升西宁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深化兰西城市群合作,合力打造甘青大环线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先导,协调推进兰西城际铁路、西青茶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继续秉持“绿色为芯、双城联动、生态隔离、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策略,以多巴城市副中心、西堡生态森林公园、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等新兴组团,构建“一主两副、生态环抱、组团发展、全域大美”的大西宁都市圈发展格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东川、南川、甘河、北川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推动园区向复合功能转型。以鲁沙尔、多巴、北川为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支持湟中高质量发展、尽快融入中心城区,全面启动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建设。多巴城市副中心加速中心区土地综合开发、核心区生态修复,打造全市新型城镇化引领示范区。北川发挥高新区、工业园、综保区、高校院所等双创资源聚集优势,建设现代化、绿色化、人文化的城市活力中心。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度融入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积极创建高原美丽示范市。对城市存量片区进行挖潜提效,打造湟水河生态活力轴,实施秀水公园等“城市客厅”项目。保护好“一窟两街三遗址”,活化利用原制药厂、油泵油嘴厂等工业遗址。改造老旧小区住宅3.5万套,多层住宅加装电梯70部。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好幸福西宁·绿色交通三年行动收官战,建成昆仑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启动通海大道等重大工程。实施地下综合管廊三期,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启动建设南川、多巴水厂。
 
【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持续打造“最干净高原城市”,完善城市智慧治理体系,建立环境卫生清洁指数、冰雪天气联动协作机制。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厂迁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强制推行“干湿分离”垃圾分类试点。
 
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次,应届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不低于87%,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进健康西宁建设。加快建设市疾控中心,实施大通二医院门诊医技楼、城中区人民医院等项目。建成7个婴幼儿托育示范机构。新改建文苑路小学、南川中学等20所学校,巩固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成果。完成市保育院迁建等23个学前普惠项目。新建25个中央厨房和爱老幸福食堂。
 
【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城市治理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六建”工作,提升平安西宁建设水平。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重大矛盾纠纷预警研判机制,完善信访工作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开工房地产面积350万平方米,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定价,坚决遏制投资炒房行为。强化公租房动态管理,确保公租房资源公平善用。新建商品住宅小区按照不低于3%比例配建租赁住房。促进物业服务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智慧物业,新建住宅小区星级物业全覆盖,老旧小区逐步引进专业化物业管理。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