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打好“四张牌”开创幸福养老新模式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1-05-12 09:21
来源:海北州民政局
 
海北州自2019年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以来,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目标,先行先试,立足州情实际,主动打好“特色养老、智慧养老、健康养老、文化养老”四张牌,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探索了新时代民族地区幸福养老的海北新模式。
 
打好“特色养老牌”,实现老年人就地养老。针对全州养老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现状,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加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和动员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等措施,探索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农牧区团难失能老年人代养为依托、农村幸福院养老为补充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2019年以来,先后投入1200余万元,实施了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3293名城镇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精神慰藉、安全守护以及代办等服务。以农牧区困难失能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地方财政拿出90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覆盖全州农牧区困难老年人代养服务工作。根据代养老年人的失能等级,分别确定补贴和服务标准,为1273名农牧区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代养服务。
 
打好“智慧养老牌”,实现老年人共享智能便利化。采取互联网+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多主体参与、资源共享、公平普惠的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投资900万元,开发全州养老服务质量监督指导综合信息平台,开通“12349”民政便民服务热线以及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呼叫中心,将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呼叫中心与“110”、“120” 救授平台进行对接,精准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紧急救助、日常照护、家政服务、休闲娱乐、法律咨询、精神慰藉”等在内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实现州、县、乡(镇)、村(社区)四级信息互联互通以及需求方、服务提供方、管理部门信息共享,使服务过程可视化、数据化,确保了养老服务全流程管理和监督。
 
打好“健康养老牌”,实现老年人健康服务专业化。加强老年人医、防、康、护、养整合性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药与康养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专业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海北鲁青中藏医康复医院启动试运营,门源县养老示范基地和海晏县社会福利中心被纳入公建民营试点,以医疗服务、中藏医康复、医养结合为主的健康养老新格局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州提供老年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有267个,22家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与全州养老机构签订医疗保障签约服务,对全州65岁以上13149名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和医疗保健服务,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全州8家二级以上医院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对65岁以上老年人看病就医实行优先照顾,专门设置老年病床100张,服务老年人16933人次。其中老年病门诊工服务15763人次,住院服务1170人次。
 
打好“文化养老牌”,实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注重提高老年人精神生活水平,满足老年公共文化需求,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老年人精神力量,让老年人“老有所乐”。不断加大对县乡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老年活动室和老年教学、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老年文艺活动。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类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25处,累计参与活动老年人达上万人次。积极发挥老年人优势和特长,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参与传统民族歌舞、戏剧、民俗等文化资源和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开展藏绣、皮雕、石画等特色手工艺品的开发等工作。全州已有2个社会组织,20个涉及民俗文化、民俗艺术等方面的老年人团队,积极传授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使优秀的本地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得到传播和继承。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