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时代征程 书写海东华章 ——海东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1-12-21 10:54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东部门户、河湟明珠的海东,是进藏入疆的交通枢纽,是全国唯一连接两大省会城市的地级市,是兰西城市群的核心腹地,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布局、商贸流通、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海东人民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推进“一优两高”,坚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激励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在“三河间”续写海东精彩、在“湟水畔”铸造河湟传奇。
 
“品质感”山水田园 新海东款款走来
 
山水田园是内在品质,是现代化新海东的诗意描绘,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
 
近年来,海东市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上,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始终胸怀初心使命,高起点谋划的基点坐标越来越清晰、大手笔为民勾勒的新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如今,充分挖掘自然人文生态资源,推进传统观光型旅游向生态体验型旅游转变。全力创建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持续打造、延伸、拓展河湟文化的创新品牌,以A级景区创建,辐射带动乡村旅游,打造一批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开放的海东,始终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新理念,互助土族故土园、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等一大批旅游示范区成为全省热门“打卡地”,以乐都卯寨、互助卓扎滩、民和七里寺花海等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全域旅游格局逐步形成,“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海东”四张金色名片“当惊世界殊”。
 
平安最美公路下洪公路、乐都互助网红公路扎碾公路、原生态景观互助北山、双化黄河“百里碧道”,成为生态为百姓带来红利的生动缩影。
 
乐都区加快推进全省康养基地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海东首府城市。
 
全力推进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二期建设,提升档次规模、丰富品质内涵,打造全省乃至周边地区休闲观光的最佳目的地。
 
着力提升以土族故土园为代表的互助文旅事业发展水平,促进酒旅融合,推进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业深度嵌入,打造青稞酒小镇。
 
积极推进瞿昙寺、夏琼寺、佑宁寺、柳湾彩陶、喇家遗址等景区内涵建设,加快乐都卯寨、平安庄科、民和七里寺、互助卓扎滩、化隆安达其哈、循化孟达等旅游示范区提档升级。
 
深度挖掘以红光村、双树村为代表的红色资源,秉承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全方位提升红色旅游品质。
 
……
 
与此同时,海东市紧紧以山水田园为依托,让山水田园的“产出”更多惠及于民,走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海东路径”,趟出绿色、高端、品牌、质量兴农的“富民举措”,努力打造全省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菜篮子”工程主战场、“西繁东育”承接地、高原杂交油菜和脱毒马铃薯制繁种基地、高原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
 
如今,互助的一株草莓苗、乐都的一颗大樱桃、民和的一树脆苹果、循化的串红线辣椒、化隆一粒色泽诱人的甜杏、平安一系列的富硒产品,不仅是山水田园的慷慨馈赠,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海东,立足资源优势,坚持提质、增量、补链、扩输并举,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举全市之力打造龙头企业,全力推进青稞产业园、牦牛产业园、规模化养殖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搭建特色农畜产品输出交易平台,打造具有河湟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牢耕地保护底线,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推动撂荒地实现复耕,坚决守住了“青海粮仓”。
 
“十三五”时期,海东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上500亿元台阶;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7%,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着力打造河湟特色现代农业体系,连续五年成功举办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海(河湟)农产品展交会,绿色生态有机的品牌效应不断彰显,特色农作物比重稳定在86%以上,粮油蔬菜产量占全省比重均在40%以上,占据了全省农业的“半壁江山”。
 
一方水土孕育一种精神。长久以来海东人民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发展历程中,凝聚升华形成了“耕读传家、崇德尚美,团结互助、守正笃实,艰苦奋斗、勇闯天下”的海东发展经验。
 
这种精神,一以贯之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崇高使命,一以贯之的是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孜孜追求,一以贯之的是对全市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
 
海东,准确把握本地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坚持带状城市、点状开发,划定边界、集中打造,保护城乡山体自然风貌,修复河湖湿地生态,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治理,一座“田中有城、城中有林、林茂田丰、山清水秀”城市正快速崛起。
 
这座新城,有山、有水、有田园,更具山水品质、田园诗意。
 
“现代感”生态绿色 新海东其势渐成
 
生态绿色是现代产业发展、现代市民生活的绿色底蕴,是镌刻在“三河间”上的绿色史诗,是海东人共同书写的“国之大者”。
 
时间,在这里刻印下奋斗者的足迹。
 
海东市深度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筑牢祁连山南麓生态屏障,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上贡献海东力量。
 
全力建设公园城市,推动城镇绿地、湿地和生态公园建设,扩大城镇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美好期盼。
 
漫步乐都区新修建的三河间湿地公园,于生态修复间释放出古老、悠久、灿烂的河湟文化……
 
全力加快融入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着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促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十三五”期间,海东市投资37亿元高质量推进绿色海东“333”全域生态振兴工程,连续5年开展春秋两季百万人次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规模化林场建设等工程,完成国土绿化376.0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末的32%提高到现在的36%,造林面积居全省之首,绿化总人次、数量、面积均相当于过去30年的总和。
 
——全力实施绿廊碧道工程,建设湟水河“百里绿廊”,黄河“百里碧道”,全面增强保水、增水、净水核心生态功能,实现绿水绕城、绿水润城、绿水活城。
 
——湟水河三大峡口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变,特别是对以原民和镁厂为代表的湟水流域48家废弃工厂进行彻底整治,昔日的“黑色硅铁走廊”变成如今的“绿色生态走廊”。
 
——高标准完成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23项问题整改销号,依法关闭取缔88家砂石料场,拆迁关停禁养区畜禽养殖场148家。
 
——扎实推进祁连山南麓海东片区3个县区、21个乡镇、38家矿山企业、262个图斑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落实建筑工地“八个百分百”,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5%,“三河”出省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确保一江清水出城出省。
 
——“大棚房”整治全面完成,违法用地、撂荒地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波浪滩、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等一批涉河违规建设项目得到彻底整治。
 
这是海东递交的位列全省第一绿色发展指数、守好筑牢青海东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成绩单”。
 
如今,绿色海东更具生态福祉、生态海东更富绿色福利,海东坚定不移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
 
“幸福感”宜业宜居 新海东已具雏形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乡融合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海东,抢抓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和对外开放格局深刻调整、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的新格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等重要战略机遇期,持续强化“城市理念、海东意识”,在坚持“四个一体化”发展中尽情铺展。
 
如今,以乐都、平安城市核心区建设引领城市化进程,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城镇“高调”矗立在湟水岸畔。同时,海东进一步加快镇改办、村改居以及撤乡建镇步伐,接续推进城市核心区拆迁改造,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公共服务精细化,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动乐都平安“双城联动”,讲好“双城故事”。
 
以推进小峡口空间改造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畅通海东”工程,推进与西宁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吸引全省经济要素向海东流动集聚,着力打造西宁——海东现代化都市圈。
 
强力推动各县区强化功能、彰显特色,大力提升“人文乐都、古驿平安、魅力民和、七彩互助、山水化隆、和美循化”美誉度和影响力。
 
着力推进川口-海石湾一体、官亭-大河家一体、加定-天堂一体发展,持续深化民和-红古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要素合理配置、产业差异发展、功能协同互补,真正将海东打造成为全省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在兰西城市群中部崛起,成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版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难以忘怀,五年前的海东,紧紧立足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实际,重点聚焦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关键领域,全市63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84万户、17.57万绝对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同时,高质量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全市1587个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生动唱响了“六盘山下小康歌”,与全国全省一道缔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史诗。
 
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致富治本之策,累计投入36.6亿元搬迁安置1.8万户、6.47万人,搬迁人口占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总人口的34%。
 
如今,40万海东人外出勇闯天下创业的壮志豪情,18万拉面人将拉面店开遍大江南北的生动场景,每年“拉回”上百亿元的神话传奇,拉面已经成为海东各族群众的“致富面、团结面、幸福面”。
 
全方位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仅去年就争取到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8.2亿元,实施扶贫协作项目309个,无锡·海东消费扶贫模式入选“全国消费扶贫典型案例”。海东市委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如今,广袤的海东大地上,中钛青锻大口径厚壁无缝管材成功下线填补了国内空白,11家光电企业和宝恒装配式建材填补了青海省两项产业空白。比亚迪动力电池、江河源粮油加工项目成功建成投产。西部水电、庆丰铝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青海濮耐高纯氧化镁、青海百德牦牛藏羊生产加工项目加快推进。互助青稞酒集团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与此同时,海东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居家和社区机构协调、医养与康养协同,进一步丰富了海东宜居新内涵。
 
当下,海东正依托有利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科学定位区域功能和作用,实现城市和产业共生、共利、共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城市和乡村真正统筹起来,老城新城一体提升、城市乡村一体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海东特色的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海东模式”。
 
“未来感”创新活力 新海东变为现实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全新驱动。
 
海东,以昂扬的姿态、奋进的步伐,书写出极富河湟特色、不可复制粘贴的“海东经验”。
 
——基础设施“一盘棋”。仅去年,化隆、循化天然气输配及供气工程有序推进,全市城镇燃气普及率达86.92%。佑宁75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农网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建成平安牙扎水库、民和河西沟水库,实施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乐都杨家水库、循化夕昌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4G网络全覆盖、5G加快布局。实施1229个民政基础设施项目,有效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
 
——社会保障“一张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均达100%,医疗保险参保达149.4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新增城镇就业5.6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健康海东“一体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提档升级,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即将投用,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医共体建设、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全覆盖。互助县被评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地区”。
 
——民生发展“一张网”。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六年提升行动,投入26.3亿元实施市属学校改造提升、“全面改薄”、教师周转宿舍等教育项目825个,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创办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79%、 97.57%、95.18%。
 
“魅力感”城乡统筹 新海东版图“合拢”
 
华章,在开创美好未来中铸就。
 
海东,全力构建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统筹发展体系,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推动实现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新蓝图。
 
方位决定方向,方向指引未来。
 
目前,海东正坚持用现代文明城市理念和标准引领城市发展,融入“兰西城市群”发展战略,坚持“四个一体化”发展理念,打破传统农业社会思维定势,让海东更具城市的样子、城市的标准。
 
——以乐都、平安城市核心区建设为引领,狠抓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生态、人文、和谐、奋进”的城市品格正在形成,一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初具雏形。
 
——设立的河湟新区,与乐都、平安同城规划、组团发展,统筹推进互助、民和、化隆、循化四县城镇建设,六县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4%,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2万公里,城市发展体系基本形成。
 
——完成核心城区17个片区427万平方米的旧城拆迁,综合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02万户、农村危旧房6.9万户。完成投资27.56亿元,全面建成核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45.63公里。
 
——新建改建核心城区20条城市道路,培育引进乐都唐道、平安力盟等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积极引进绿地、香格里拉、碧桂园等高品质地产项目落户海东,建成乐都三河、平安驿州、民和史纳等10个湿地公园,新建乐都杨家、平安牙扎等4座大型水库,全面完成平安白沈沟、三合沟等流域综合整治。
 
——高质量推进高原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改建各类厕所6.8万座,“厕所革命”三年计划圆满收官。
 
与此同时,积极为农业农村构筑“诗与远方”,着力凸显“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
 
如今的海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牢记“国之大者”使命要求,深入拓展“一优两高”实践内涵,以“四地”建设为引领,培育发展“四种经济形态”,积极融入“五个示范省”建设,凝聚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智慧和力量,奋力绘就出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创新活力、城乡统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东壮丽画卷。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