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温州:打造“五位一体”智慧城市管理平台

2019-12-26 09:30:35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核心摘要:今年以来,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为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在鹿城区创新打造“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形成以“智慧城管手机APP平台、业务监管平台、智慧管理中心平台、可视化监管平台、积分量化制度”为支撑的“五位一体”全链条智慧管理平台,承载“智能感知、分析研判、指挥调度、巡查督察、量化考核”五大核心功能,探索出城市管理治理体系的新路子。
 
今年以来,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为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在鹿城区创新打造“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形成以“智慧城管手机APP平台、业务监管平台、智慧管理中心平台、可视化监管平台、积分量化制度”为支撑的“五位一体”全链条智慧管理平台,承载“智能感知、分析研判、指挥调度、巡查督察、量化考核”五大核心功能,探索出城市管理治理体系的新路子。投用后,辖区内各类城市管理数据均大幅度提升,其中管理出店经营2.01万件,同期增长108%,餐饮检查4983件,同比增长92%,乱张贴乱晾晒7.04万件,同比增加80%,一般立案5487件,同比增长139%,简易处罚1.34万件,同比增长488%。
 
智慧化“城市治理大脑”让决策研判更具科学性。当前大多数的城市管理数据往往停留在从报表中看管理的传统方式,管理成效不显著、管理乱点无法预判。该平台靶向发力,破解管理模式难题。一是整合数据做到有迹可查。平台整合了公安交通、市容环卫、城乡规划、城市绿化、市政公用、市场监管、水行政等9大类数据,所有数据及管理图片均上传云储存,做到有迹可寻可查,为科学分析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基础。对违法行为高发时间、高发地点、高发类型的“三高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时时更新发布予以预警。二是分析数据做到有理有据。平台依据事件类型、职能分工、所在中队等类别,建立分析图表中心,构建形成职能事件趋势图、对比图等,并对平台产生大数据进行时时统计管理,对辖区中队管理情况予以分析对比,互比互纠。同时,平台自动生成全区事件热点热力图,各辖区管理动态一目了然,各中队是否围绕重点工作或重点区域开展工作一清二楚,难点、乱点治理和巩固情况一看便知。
 
智能化“城市治理眼睛”让管理态势更具持续性。智慧管理平台破解了当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不足、管理范围大、管理任务重等普遍性难题,达到常态化长效管理目标。一是打破壁垒形成管理合力。该平台强化跨部门间数据共享,实现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执法多网融合,形成更强管理合力。截至目前,共连接共享公安视频探头1.2万个、施工工地视频探头300余个,另自建视频探头128个,4G移动装置等智能感知设备100余套,基本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全天候监控管理。二是嫁接智能系统效率提高。平台搭配人行道违停预警系统、违停抓拍系统,沿街店户占道预警系统等智能系统,在日常管理中实现智能化管理,做到24小时动态监管,有效缓解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仅两个月时间,平台占道系统采集7.4万件,违停探头立案2760件,劝离2.6万件。三是应用智能巡查保障执法。平台每天对全区200余条(个)重点道路与重点区域进行视频轮巡,及时发现问题并调度处理,仅该项功能预估每天减少600人次的执法量。同时在重大活动期间,通过可视化展示,对重大活动驻地及线路进行视频轮巡,极大提高指挥调度效力和处置问题效率,提供更好的执法保障。

精细化“城市治理双手”让管理精准更具规范性。过往城市管理指挥和调度都是被动式,而且一线队员管理水平不一,管理标准不一,导致群众意见很大,给人“选择性”执法的误导。该平台破解“选择性”执法误区,将被动式执法转变为主动式指挥。一是实施扁平化、点对点指挥体系。平台创新建立出勤勤务报备制度,通过对执法力量的准确定位,实现智能点对点直接调度一线队员,做到看得见,听得着,叫得通。同时,平台借助街面探头、人员、网格、重点区域可视化展示,快速调取事件位置视频,实现对现场全方位可视化掌控。二是打造全闭环事件处置模式。平台推出智慧城管手机端APP,作为一线执法队员执法管理终端处置智能设备,目前具备违停采集、事件上传、通知公告、行驶证查询、违停处理、建筑工地、事件督察、法律知识库共8大功能,实现事件处置全流程工作闭环,从一个事件的发现,管理-转办-记录-结案-督察-考核,整个处置工作流程全部在APP中实现,既提高事件处置效率,又规范事件处置行为。平台投入使用7个月,共采集办理各类事件30.5万起。三是强化案件追踪督查提高办案水平。平台设计了每类事件的处置流程,方便和规范队员操作,且每个行为都留下痕迹,区局层面通过检查平台,督查队员管理行为,对每个行为给予合格或不合格评价,从督察层面,提高一线执法队员管理水平和规范化水平。

路面化“城市治理双脚”调动队员上路积极性。在基层城市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队员在路面也存在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如何调动基层队员的积极性成为值得思考的命题。平台推出量化考核机制,破解路面执法队员“见员率低”老大难的问题。一是实行量化积分考核机制。平台应用后,鹿城区执法局配套推出了《辖区中队量化积分考核办法》,结合工作职能,细化各项工作分值,制定积分标准,一线队员每个履职行为均有积分。平台通过大数据统计功能,时时显示辖区十四个中队和244名执法队员的日排名,月通报,季考核,年评比,促使一线执法人员积极上路查问题。二是出台奖优罚劣考核机制。为让平台量化积分考核能够落地生效,该局还配套实施《考绩奖惩办法》,对每月排名前列的中队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排名末尾的中队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对连续几次排名末尾的,局领导予以约谈。考核结果将作为基层中队集体及队员个人的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提拔任用、工会疗养、末位淘汰等重要依据。此外,该局专门成立督考组,时时解决基层在执行中反馈的新情况新问题,让制度和系统与时俱进。三是考核倒逼形成良好风气。通过配套考核制度落实,该平台促使执法队员的工作绩效统一用数据说话,评先评优用积分说话,这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机制极大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倒逼未达标人员奋勇争先。(朱宇心)
(责任编辑:常乐)
下一篇:

智慧山水城 都市新蓝海 浙江杭州富阳区打造海绵城市片区建设2.0版

上一篇:

江西:首条装配式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完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