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PPP模式 引爆海绵城市万亿级市场

2017-05-26 09:10:00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2016年以来,致力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在地方省市迅速推进,2020年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投资规模至少需达2万亿。伴随PPP模式的持续发力,海绵城市建设得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全力推进。
中华建设网讯 我国城市化进程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城市内涝问题却日益突出。由于单纯依靠管网设施排水的传统设计理念以及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系统的效率不足,造成了这两年“逢雨必涝”的城市通病。一时间,在城市里“看海”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时也成为了社会舆论所关注的重点。

如何使城市更有“里子”?这一方面使得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更加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也促使更加环保绿色的“海绵城市”概念逐渐兴起。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形象表述,即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与原来主要依靠城市排水系统、注重水平方向导流的“灰色思路”相比,海绵城市则因其注重城市对雨水的自然吸纳、蓄渗和就地调节而被称为“绿色思路”。据了解,海绵城市在防治城市内涝、治理黑臭水体、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6年以来,致力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在地方省市迅速推进。截至目前,全国有重庆、济南、武汉、福州等30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与此同时,伴随着福州、珠海、大连等城市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政策开始进入执行层面。

为推进海绵城市自上而下加速前行,近年来国内政策持续加码。早在2015年,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3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随着地方相关政策高密度落地,试点项目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万亿市场空间已经打开。海绵城市是综合性城市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五大领域,城市水系建设工程、城市园林绿地工程、排水防涝系统建设工程、道路交通建设、海绵建筑建设,覆盖城市建设面十分广。2013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47855.28平方公里,近5年来一直保持约5%的增长率,依据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2020年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投资规模至少需达2万亿。


但与此同时,资金问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之一。按照住建部的规定,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政府的投入不超过20%,一般在10%-15%之间。但海绵城市投资额巨大,单靠政府投资仍有较大缺口,而政府所倡导的PPP模式将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主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目前,不少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已采用PPP。从迁安、白城、镇江、萍乡、金娜、鹤壁、武汉、贵安新区这8个试点城市的总体资金来源来看,政府补贴(中央与地方)占比49%,PPP占比51%,PPP模式将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在中央补助的资金与海绵城市项目资金需求缺口较大的背景下,以PPP模式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支点。


与传统政府供给模式相比,PPP模式具有减少政府财政压力、优化风险分配、提高供给效率、提升项目产出收益和促进创新竞争等优势。一方面,政府可以借助社会资本的资本优势,加快公用设施(如河道治理设备、城市排水设施等)的建设和加快公共服务(如雨水收集、污水处理等水生态环境服务)的供给,通过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价,进而提高政府资金供给效率,避免由于盲目投资造成过大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在PPP模式中进行合理分工和协调,利用社会资本的专业能力,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条的打通,发挥“海绵产业”各个上下游环节优势互补,协同创造优势,发挥“1+1>2”的整体效益。

“PPP投融资管理方式拓宽了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营领域,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此外,引入更多市场机制,汇聚专业竞争优势,可以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中国PPP研究院副院长满莉说。

如今,伴随PPP模式的持续发力,由于具有缓解城市内涝、提供经济下行支撑和提高百姓城市生活品质等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得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全力推进。从市场层面来看,针对海绵城市领域,可以把握园林、生态修复,管道及渗水材料,市政工程及污水处理,以及水文灾害监测等4个领域的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
下一篇:

村子里的智慧“微”工厂

上一篇:

打造“海绵城市”的N种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