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重庆智能化建造发展迅速 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比达40%

2023-03-27 09:18:44来源:重庆日报   
核心摘要:3月25日,2023中国(重庆)国际智能建造产业创新大会在涪陵区举行。记者从大会上获悉,近年来,重庆市智能化建造发展迅速,其中装配式建筑实施已走在西部前列,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比达40%。
3月25日,2023中国(重庆)国际智能建造产业创新大会在涪陵区举行。记者从大会上获悉,近年来,重庆市智能化建造发展迅速,其中装配式建筑实施已走在西部前列,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比达40%。

QQ截图20230327091359
▲大会现场,专家在进行主旨演讲。通讯员朱志强摄

传统建筑业面临转型

物流机器人将2米长的板材运送至指定位置,像搭积木一样将其固定在对应位置,只需两三个操作工,就能在五天的时间里建造一层楼……在大会路演环节,一款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建筑机器人,正在演示预制内墙板的运输、组装。与普通的现浇式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缩短了30%的工期,节能效果达到75%,劳动效率提高了3倍多。

受山城特殊的地形地貌影响,重庆超高层建筑占比较高,长期以来,建筑业粗放式、碎片化的生产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

随着建筑业从业人数的逐年减少,建筑行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尝试智能建造,用以弥补劳动力成本增加和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所谓智能建造,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相关技术,通过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减少对人的依赖,提升建设安全性,提高建筑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重庆市加快实施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涵盖建设工程的设计、生产和施工三个阶段,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全产业链数据集成,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持。

早在2020年,重庆市政府就印发《关于重庆市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快实施智能建造。随后,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出台了《关于推进智能建造的实施意见》《重庆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将智能建造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引导建筑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协同推进智能建造产品研发和集成应用。

“近年来,我们重点从平台搭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宣传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智能建造提供支撑保障。”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重庆市已累计实施智慧工地4000余个,数字化建造项目150个,建成全国首个智慧住建云平台,形成住建行业大数据36亿条,获批全国4个数字住建试点城市之一,10项工作举措入选住建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培育出了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等一批高水平智能建造项目。

推动智能建造跨链协同

当前,重庆市智能建造已步入发展“快车道”,成为稳增长扩内需、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有力抓手。以装配式建筑为例,近年来,重庆市就在荣昌、永川、渝北、垫江等区县布局发展多个现代建筑产业园区,成功打造了涪陵中科大厦、万科四季花城、龙湖九里晴峰等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智能建造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等特点,既有投资需求,又能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消费市场。”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他们还将从行业标准、数据互联互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协同发力,持续推进建筑行业与智能制造、数字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行业标准建立方面,重庆市将建立技术集成、作业协同、数据共享、管理打通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重点推动智能建造软件平台、智能化施工设备等技术集成应用。

在融合发展方面,重庆市将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纳入装配式建筑实施要求,推动BIM正向协同设计、三维激光点云扫描、建筑机器人、空中造楼机等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实现各项数据的融合共享。

此外,重庆市还将以示范区县、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应用,发展一批高水平智能建造项目,鼓励智能建造项目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扶持具有全产业链能力的新型建筑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工程软件、建筑机器人、物联感知设备等产业,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树新:


重庆是智能建造推广应用中不可多得的示范场景

智能建造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重庆被称为“8D魔幻”城市,是智能建造推广应用中不可多得的示范场景。

一个城市的智能建造应该体现在城市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包含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实施等,涵盖调研、策划、生产、安装、运维以及拆除在内的全过程。

过去,我们所提倡的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即是从机器人的维度来做建筑机器人。而智能建造则是把所有相关行业在建造领域,以系统性、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大融合,除智能制造外,整个过程还将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

智慧城市建设中应搭建全面感知的安全智能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当前,各地正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大量跨领域协同场景加速了需求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围绕城市感知、智能中枢等智慧城市重点演进方向,政府应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实现城市治理方式智能化、模式协同化、内容预防化、决策精细化,尽快搭建起“空天地”全面感知的安全智能平台,将目前分散在各单位或部门、机构里的各类平台统一互联共享,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做到风险的预先研判,把城市抵抗突发灾害的应急措施前置,探索“类人化”的数字化发展架构支撑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主任李泽湘:

建筑业将实现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升级


过去40年,制造业和建筑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两极。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城镇化进程放缓,以高能耗、劳动密集型著称的建筑业面临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事实上,这些年来,许多传统行业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农业,十多年前,农药喷洒还主要依靠人工,不仅效率低下,还没人愿意干。自从有了无人机喷洒农药,许多农民都摇身一变成为无人机“飞手”,每年全国有1/3耕地面积在使用无人机作业。与传统农业相似,未来建筑业也将围绕节本增效,探索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新工人的应用,实现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升级。
下一篇:

江苏省泰州市首个城市风貌智慧展厅5月对外开放

上一篇:

“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