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发改委:未履行决策程序的PPP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2019-07-02 07:49:03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7月1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依法依规加强PPP项目投资和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深入开展PPP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审查。未依法依规履行审批、核准、备案及可行性论证和审查程序的PPP项目,为不规范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韩冬)    7月1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依法依规加强PPP项目投资和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深入开展PPP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审查。未依法依规履行审批、核准、备案及可行性论证和审查程序的PPP项目,为不规范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QQ图片20190701150722
 
《通知》明确,通过可行性论证审查的项目,方可采用PPP模式建设实施。
 
实行审批制管理的PPP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PPP实施方案审查、社会资本遴选等后续工作。实行核准制的PPP项目,应在核准的同时或单独开展可行性论证和审查。实行备案制的PPP项目,应单独开展可行性论证和审查。
 
《通知》要求,严格依法依规履行项目决策程序。
 
PPP项目要严格依法依规履行审批、核准、备案程序。采取政府资本金注入方式的PPP项目,按照《政府投资条例》规定,实行审批制。列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企业投资项目,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规定,实行核准制。对于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拟采用PPP模式的,要严格论证项目可行性和PPP模式必要性。
 
未依法依规履行审批、核准、备案及可行性论证和审查程序的PPP项目,为不规范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不得以实施方案审查等任何形式规避或替代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以及可行性论证和审查程序。
 
要严格实施方案审核,依法依规遴选社会资本。鼓励各地建立PPP项目实施方案联审机制。对建设内容单一、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方案简单的PPP项目,可将实施方案纳入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并审核。
 
公开招标应作为遴选社会资本的主要方式。不得排斥、限制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消除隐性壁垒,确保一视同仁、公平竞争。
 
要加强PPP项目监管,坚决惩戒违规失信行为。
 
政府应依法依规履行承诺,不得擅自变更合同约定的政府方责任和义务。要加强对社会资本方履约能力全过程动态监管,防止因社会资本方超出自身能力过度投资、过度举债,或因公司股权、管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等导致项目无法实施。依照规定将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地方政府、社会资本,通过"信用中国"网站等平台向社会公示,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对其实施联合惩戒。
 
严禁通过设置"短名单"、"机构库"等方式限制社会资本方、金融机构等自主选择PPP咨询机构。对PPP咨询机构不履行备案程序和违反合同服务、关联回避、质量追溯、反垄断等规定,以及违反《政府投资条例》决策程序规定、咨询或评估服务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影响项目决策实施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给予处罚。
下一篇:

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召开“全员安全再培训”会议

上一篇:

民族建设:今天 我们这样向党表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