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做好立体绿化成为海绵城市建设不可或缺一环

2016-04-19 09:06:00来源:中国建设报   
核心摘要:海绵城市建设应多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解决现代“城市病”问题。具体而言,可以把城市建成区分成一个个格子,一块地对应一片天,每个单元格都必须有效 进行雨水的立体化截留、消纳。
  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近日召开,立体绿化与海绵城市高峰论坛同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王浩等专家学者在论坛上阐释了立体绿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认为立体绿化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海绵城市建设,应该本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尽可能多地采用绿色基础设施、蓝色基础设 施,最 大限度地减少灰色基础设施。”王浩在演讲时说,海绵城市建设应达到三大生态效应目标,即下雨时消纳并存贮雨水,水质能够得到提升,雨后可以充分回收 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多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解决现代“城市病”问题。具体而言,可以把城市建成区分成一个个格子,一块地对应一片天,每个单元格都必须有效 进行雨水的立体化截留、消纳。建设海绵体要从平面消纳雨水向立体消纳雨水发展,从空中屋顶花园、高层建筑和立交桥的立面,到地面坑塘洼地湿地草地、下凹式 广场,再到地下管廊系统、地下深层隧道等,雨水立体化消纳系统总共可分成十几层。以最上一层屋顶花园为例,每平方米每年可吸收、存贮100-400毫米的降水量,同时还可有效削减城市热岛效应,美化城市,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

  作为我国风景园林行业的泰斗,孟兆祯认为,“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最值得推 崇。管子曰:“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与天顺者天助之,与天逆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犹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古人的经典言论意义深远,其包含的 无穷智慧今天依然极 具启发意义。城市雨水不能一味地强排,必须依靠园林绿化等生态设施就地贮存,回收利用。当前,城市土地紧张、绿地率不高,屋顶绿化具有 不占土地、枯黄晚、返青早、无虫害等优点,是城市绿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孟兆祯说,我们居住的空间是三维的、立体的,应提倡立体绿化。可以多用攀缘植物 建成“生态墙”,达到形体、质感、色彩丰富的目的。

  在城市土地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要预留空地做绿化和公园是非常困难的,回归建筑本 身、实施建筑绿化和打造高空的花园城市,不失为一种解决城市绿化问题的好方法。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屋顶绿化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佐双向记者介绍说,立体绿 化是花钱少、见效快、受群众欢迎的城市生态工程,应该大力发展。

  立体绿化具有贮存雨水、滞留暴雨、缓解洪水的作用,有助于控制城市径流,减轻城市内 涝。中国屋顶绿化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韦一阐释说,屋顶绿化已被证明可以减小雨水径流的力量,减少因雨水合流造成的下水道溢出,因为屋顶植被和土壤会像 海绵一样吸收和过滤雨水,而这些水通常会流到城市街道,汇集到排水管网。屋顶绿化会使径流放缓,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蒸散发等方式缓慢释放土壤层所蓄滞 的水分,使城市水文循环过程趋向自然,减少雨洪灾害。

  浙江省农科院研究所研究员李伯钧则对屋顶农业情有独钟,他建议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大力推广屋顶农业。李伯均介绍说,屋顶农业具有滞留雨水、减少雨洪的功能,有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研究表明,当屋顶土层达250毫米、蓄水层达100毫米时,可一次性吸纳降雨150-200毫米。如果遇到100毫米的暴雨,完全可以被作物、泥土、蓄水层滞纳。若连续长时间下雨,屋顶农业可延长雨水到达地面的时间,从而避免城市雨洪。

  李伯钧说,屋顶农业还是一种低影响开发模式,既不占地,也不占道,还不多占资金,施工方便。同时,具有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滞尘降噪、消化有机生活垃圾、增加城市“菜篮子”、增进邻里友谊等功效,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城镇化进展。

  据李伯钧介绍,他们已经在浙江与江苏建立屋顶农业试验基地23处、面积8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各类用途的新旧建筑和各类平顶、坡顶屋面,种植了粮、油、蔬菜、瓜果等作物69类、150个品种,绝大部分生长良好,产量与地面相当甚至更高。
(责任编辑:)
下一篇:

考生,加油!

上一篇:

建设“海绵城市”须规划先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