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住建之声

总规绘蓝图 城市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4-02-19 11:19 来源:北京日报

核心摘要:正阳门下,中轴线旁,坐落着一幢简约的建筑。北京的古都风韵和现代风貌,都在这里一一展现。

正阳门下,中轴线旁,坐落着一幢简约的建筑。北京的古都风韵和现代风貌,都在这里一一展现。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的第一站。总书记以透视历史、洞悉未来的战略眼光,深刻阐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时代课题。牢记总书记嘱托,北京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路上步稳蹄疾,而规划展览馆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十年征程上的奋斗图景。
 
位于前门东大街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将城市规划和百姓连接起来
 
“规划展览馆自2004年开馆运营以来,经历了两个十年。非常幸运的是,在第一个十年的重要节点上,我们迎来了总书记亲临。”在馆工作十余年,回想起2014年的那一天,副馆长胡大欣仍激动不已。
 
总书记考察北京时,在规划展览馆对首都的城市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同年,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大幕拉开。2017年金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总规编制完成后,有一个现场公示,就是在规划展览馆进行的。”胡大欣翻开一本留言册,里面的市民留言多达2000余条。
 
2017年3月29日,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草案现场公示的第一天,开馆前,市民在门外排起了长队。城市战略定位、空间布局、资源配置、城市风貌……展陈从六大方面充分解读,十分“解渴”。
 
规划展览馆就像一条纽带,将城市规划和百姓连接起来。30天公示期间,2.5万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打卡”,上至80多岁的耄耋老人,下至十来岁的孩童,留言中满怀对北京发展的期待和信心。
 
总体规划这张宏伟蓝图,在规划展览馆前后进行了3次展陈,角度不同,聚焦的重点也不同。以2022年9月开幕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成果展为例,一批相关文字、指标数据、图纸照片首次向社会公开,既亮出了总规落地五年来的成绩单,也面向2025年,全方位展示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表。
 
规划引领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前一个十年,规划展览馆是展示首都发展建设轨迹的重要窗口;后一个十年,规划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持续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新的展陈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公示展、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公示展、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减量提质规划成果展等,展现了北京由增量扩张向减量发展转变的决心;
 
——突出城市战略定位,“新中国大工匠智慧”主题展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宣传展、北京—哥本哈根“双城记”展等,彰显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全面提升的过程;
 
——聚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数瞰北京”主题展览等,与丰富的城市共创活动相结合,阐释城市软实力的步步跃升;
 
——锚定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区、京津双城记摄影展等,以点带面呈现京畿大地的可喜变化。
 
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览不胜枚举。以正在进行的“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为例,通过图文、视频和多样的互动装置,市民可以沉浸式体验和感受北京轨道交通一体化带来的高效便捷与创新活力。
 
一字之变凸显理念转变
 
“随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定都北京,这座华美的古城,与共和国一起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规划展览馆二层,在容纳180人的多媒体影厅内,大型弧形屏幕放映着极具震撼力的数字影片《不朽之城》和《古都巨变》,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70多年的建都史浓缩其中。
 
规划展览馆是常为新的,时时展现城市建设的创新风采;又是不忘初心的,年复一年将古都厚重的历史凝练。变与不变之间,城市的魅力就在于此。
 
“80后”北京青年宋壮壮是规划展览馆的老朋友。开馆那年,还是中学生的他第一次踏入馆内,最吸引他的就是1300多平方米的城市规划沙盘,“四环路以里的都是实体模型,一下就能找到我家胡同。”他也震撼于馆里展出的《北京老城》青铜浮雕,高10米、宽9米的巨幅画面上,1949年北京城市的整体格局和特征尽收眼底,细腻真实。
 
胡大欣说,规划展览馆有几样“镇馆之宝”,《北京老城》青铜浮雕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它的名字叫‘北京旧城’,后来随着新总规的发布,改叫‘北京老城’。当年,这处‘小’改动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在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及多年的“旧城”被“老城”所替代,一字之变,背后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是城市规划理念、发展战略和模式上的转变。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十年前,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的谆谆嘱托重若千钧。十年后,北京老城,依然是规划展览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吸引市民游客驻足参观,共同见证这座千年古都焕发新光彩。(记者 陈雪柠)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