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漫步枝江街头,一幅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画卷正徐徐展开。曾经坑洼的城郊土路,如今已蜕变为双向四车道的柏油快速路,两侧绿植摇曳,路灯造型融入 “水韵枝江” 元素,夜晚亮起时宛如涌动的光河。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柳月)漫步枝江街头,一幅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画卷正徐徐展开。曾经坑洼的城郊土路,如今已蜕变为双向四车道的柏油快速路,两侧绿植摇曳,路灯造型融入 “水韵枝江” 元素,夜晚亮起时宛如涌动的光河。
——老城区的更新改造令人惊叹。那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红砖瓦房,并未被简单拆除,而是通过 “微改造” 留住历史肌理,斑驳的墙面被精心修复,露出岁月的质感;狭窄的巷道拓宽至三米,增设了休憩长椅和夜间照明;街角的闲置空地变身 “口袋公园”,老人们在此打太极、话家常,孩子们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取代了往日的沉寂。
——城北新区的崛起彰显着现代速度。几年前还是农田的区域,如今已矗立起一座座高楼,市政务服务中心搬迁至此,“一站式” 办理效率让企业和群众赞不绝口。城西的四馆一中心中心格外醒目,科技馆、图书馆、档案馆、城市馆和新建的实验小学,已成为市民汲取精神养分的新地标。
——交通网络的织密让城市 “血脉” 更通畅。枝江长江大桥明年通车后将结束两岸轮渡过江的历史,从江南到江北的车程缩短至十分钟;城乡公交无缝连接,城市公交密布全城,纯电动公交车巡回穿梭,扫码支付、老年人公交卡等智能化服务让出行更加便捷。
——生态建设的成果同样触手可及。沿着长江修建的生态廊道,串联起丹阳、白鸭寺、五柳树、杨家垱、金湖湿地公园,以及运动广场和观景平台,清晨可见晨跑者的身影,傍晚则有散步的家庭,河水清澈见底,偶尔能看到鱼虾游弋,岸边的芦苇树丛里,水鸟不时起落,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从老城区的 “修旧如旧” 到新城区的 “拔地而起”,从交通设施的 “互联互通” 到生态环境的 “持续向好”,枝江市的城市建设不仅改变着物理空间,更提升着市民的幸福感。在这里,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成长融合的脉动,每一步都能触摸到发展的温度、速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