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王五经常说李四 李四总是议张三 嚼舌头的闲话 不时响在耳边
要保持定力
胡贵玉
王五经常说李四
李四总是议张三
嚼舌头的闲话
不时响在耳边
这种现象特别普遍
这种情况随处可见
人与人交往之间
这种事屡见不鲜
要把这当一阵风
或视为一股烟
不让这种话
将心绪搞乱
不让别人的说法
影响自己的判断
不让他人的观点
干扰自己的视线
人生己过几十年
要会自己思辨
思维逻辑要清晰
更要有是非观念
什么话都听
但不是什么话都传
什么事都看
但不能什么事都干
不愿听信闲言
坚持与人为善
相信自己的双眼
广结一生的善缘
保持神定心安
尽量删繁就简
不想让杂事纠缠
人就要活得简单
(作者系湖北省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网评摘编:
胡贵玉老师的《要保持定力》,如同一面镜子,照见日常交往中的细碎杂音。诗中勾勒的“王五议李四、李四论张三”的场景,是生活中常见的闲言碎影,却道破了人际牵绊的微妙。诗人以平实语言点出应对之法:不被闲言乱心,不被他见扰目,在纷杂中守定本心。
“人生已过几十年,要会自己思辨”,这句道尽通透——岁月沉淀的不仅是年龄,更该是明辨是非的定力。不盲听、不妄传,以善意为尺,以双眼为镜,方能删繁就简,活得清明。这种对内心秩序的坚守,恰是对抗浮躁的良方,读来让人警醒,更添一份处世的从容。
赞胡贵玉老师《要保持定力》
闲言碎语耳边飞,处世当怀定志归。
不被浮言迷慧目,须凭素心辨是非。
历经岁月知真味,看透纷华守善机。
删繁就简存清趣,人生自得有余晖。
和诗:心有定盘星
东家长的短,西家短的长
像屋檐下的风,忽来忽往
有的人捧着它,当茶余的糖
有的人听着它,皱起了眉峰
日子是自己的秤
秤砣该是心里的清
别人的嘴,是流动的云
自己的脚,要踩实大地的纹
过了大半辈子,该懂
哪些话是飘萍,哪些理是根本
听风过窗棂,不慌
看雨打浮萍,不忙
把善意揣进衣兜
让目光擦亮前头的路
不做传声的筒,不做跟风的柳
心有定盘星,日子自会有清晖
(李天友)
谁人人前不说人,谁人人后无人说。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一个极普通又极普遍的问题。多数是正当的交谈,少数是多余的嚼舌,也就是说三道四。说三道四也是人们表达好恶,明辨是非,渲泄情感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常说的,吹牛不上税,嚼舌不犯罪。
如何看待这一特定问题,没有明确答案。作者从自身经历、自身体会,对说三道四作了一定分析,提出了中肯建议,我看很好,值得参考!(傅祖然)
关注身边人,身边事。管中窥豹,小处见大,积小善成大业,功在不舍。(康卫东)
是的,年纪大了更要保持定力,尽量缩小生活圈子,不评价任何在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当然,对国际国内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除外,敏感问题最好保持沉默。(彭幼明)
这首诗以“王五议李四、李四议张三”的常见闲言场景开篇,戳中人际间普遍存在的“嚼舌头”现象,直白又真实。
它没有停留在批判现象,更给出了“保持定力”的具体答案:视闲话如“风”与“烟”,不被他人观点乱心绪、扰判断;同时强调“会思辨、明是非”,做到“听而不传、看而慎行”。最终落脚于“神定心安、删繁就简”的生活态度,既点出应对闲言的智慧,也传递出简单处世的通透,读来让人清醒且受用。(王延芳)
定力是一种修养
当风在树梢翻找答案
磐石把根扎进沉默
不摇,也不解释
当街灯把影子拉成问号
大地接住倒影
不碎,也不喧哗
是晨曦敲过三遍后
仍捧经卷的手指
把浮躁泡成茶底的沉着
当他人群举起千万种声音时
耳中自有筛子
滤掉浮沫,只留心跳的鼓点
不必学悬崖松的张扬
修养是暗夜里
自己给种子点灯的人
心有定盘星
便不惧雾锁前程
——每一步,都踩着自己的影子
(张 旭)
下一篇:空调孔中有雀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