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砖建筑的起源历史 青砖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京剧等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输出。要追溯青砖建筑的历史,得从两千多年前说起。 青砖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不过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下,技术不够成熟,因此并未得到广泛的生产应用。直到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生...
尤溪桂峰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历史古迹众多,自古就有桂峰八景:石笋擎天、金鸡曜日、玉泉涌蜜、丹桂飘香、印桥皓月、酒座清风、双际龙吟、三峡虎啸记入古籍。这些景点有的天然生成,清新脱俗,有的是人工遗迹,底蕴深厚,历史上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关注,并留下数百首诗词歌赋,都记载在蔡氏族谱中。 位于桂...
1、渠家大院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传统民居建筑,位于山西祁县,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2、渠家大院整个建筑群面积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7,500平方米,整座大院宏伟庄重,高峻威严,气象森然,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3、 山西...
据了解,展览集中展示新时代中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展现艺术设计的中华精神、中国价值和审美追求,体现艺术设计的时代精神和创新活力。 “展览作品将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有机融合,围绕‘设计服务生活,同时引领生活’的理念,注重展示作品的创新性、艺术性、探索性及社会与民生价值。”中国文联副主席、山...
要想去观赏中国的艺术和佛教,敦煌莫高窟就是最好的选择,它似乎把中国的所有的古典美都集合在一身,所以吸引了很多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前来敦煌。 敦煌石窟是在洞里建筑的,每一层都很有规则,有的石窟是有3-4层楼,而有的石窟紧紧是是一个洞口,里面放的都是佛像。形态各有不同,有石雕的、有彩塑的、每一笔的雕...
侗族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从形式上分为歇山式(俗称屋顶形,因侗族房屋多为歇山顶形而出名)和攒尖顶式(俗称伞顶或尖顶)。鼓楼全用杉木凿榫衔接,不用钉铆,也没有木楔,结构精巧,造型美观,顶层悬有一长形大鼓。图为湖南“万和楼...
【徽商建筑】 徽州建筑素有“无宅不雕花”的美誉,凡有建筑处,都可看到匠师的三雕艺术。特别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徽州人融石雕、砖雕、木雕为一体,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温婉内敛,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被人称之为“徽式三雕”。 【徽式三雕】 徽式石雕质地坚...
中国的美,无处不在。在雕梁画栋、恢弘大气的皇宫;在曲折幽深、素净淡雅的园林;在青砖灰瓦、雕刻精美的民宅。每当你步入其中,就会发现:最让人感到惊艳的,往往是那些寻常生活中被精心雕刻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那些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共同构成了一幅具有中国意韵的画,将千家万户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
整个大院主要是以高家崖建筑群和红门堡建筑群为代表,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是典型的黄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筑,红门堡主要是当年王家长辈世代居住的地方,高家崖则是在王家鼎盛时期,由王家二兄弟王汝聪、王汝成修建的。 王家大院之所以闻名遐迩,除了它雄伟壮观...
关帝庙本名“山陕会馆”。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乾隆、嘉庆时多次扩修,至道光十六年(1832年)全部建成,前后历时145年。整个建筑群占地两万一千平方米,沿南北中轴线,纵深布局为三进院落,仿宫殿式。照壁、山门、钟鼓二楼,左右铁旗杆、石碑房、碑亭、药王殿、灶君殿、东西廊房、财神殿、酒仙殿、东西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