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日,位于北京昌平的西湖新村小区房屋出现很多问题,270余户顶层住户里有118户顶层屋顶都漏水了,一到下雨天就得拿桶接水,想要
按规定,顶层屋顶的维修费是需要全体业主出,该小区有维修基金,但业委会认为维修基金相当于房子的养老钱,到不得不修的程度才能用,所以他们不同意用维修金。
有业主提出了反驳,称自家屋内就剩张床不漏水了,因此业委会提出别的解决方法,1.让物业出钱修,毕竟平时有收管理费,2.让开发商负责维修,房子是他们建的。物业方面是不肯出钱,认为管理费不包括屋顶的维修,开发商则是认为保质期已经过去了,漏水需要居民自己承担。
对于业委会不让用维修金的事,各方看法不一,不了了之。
同样的问题,上海静安区中华新路上的紫兰苑也出现了!
该小区共有600多户居民,漏水问题主要来自于屋顶。虽然这是房龄不长的商品房小区,但由于种种原因,屋顶上的隔热层已经脆弱不堪,一到雨天,顶层的居民家中就会渗水,甚至漏水。久而久之,波及到楼下的居民家中的墙面也有洇水的现象。
这么多年,这么多人报修,一直修不上是因为卡在了“维修基金”上。
大约五六年前,当时小区的物业公司没开通维修基金,直接导致维修无门。不久后,这家物业公司退出了,小区一度是无物业的状态,为此,天目西路街道房办找了一家物业公司来托管小区,但托管的公司是无权限开通维修基金的。
与此同时,小区的业委会当时也处在瘫痪状态,后来,新老业委会作了换届审计,小区也迎来了一家全新的专业的物业公司,维修基金终于开通了。
按照规定,动用维修基金,需要2/3以上的住户同意。由于物业一换再换等原因,住户们对维修一事都丧失了信心,对于意见征询表都抱着谨慎甚至排斥的态度,征询工作一度停滞。
目前,物业负责人在这9个楼里分别物色了一位召集人——家中漏水严重,又愿意去和其他邻居做劝说工作的居民,一起上门做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漏水问题能被解决。
实际上,作为房屋“养老钱”的专项维修资金,一直存在着归集难、使用难的问题,想要双2/3业主同意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常常造成业主邻里之间乃至和物业方的矛盾。
渗漏水是谁也不想发生的事,但是房屋的维修基金是用来修缮共有建筑的。类似该业主顶楼漏水问题,其他人不予签字同意的,我们不禁要问,维修基金的意义何在?
像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商品房已过质保期,房屋公共部位设施及设备需维修和更换问题日益突显。一方面,大量小区都急需启用房屋维修基金进行维修;另一方面,由于启动程序繁琐、苛刻,我国各城市的房屋维修基金使用率极低。
专项维修资金是房屋的‘养老钱’,对其申请使用确实应该建立严格的标准,以防止被盗用或过度使用,侵害业主的权利。
但在全国大批城市进入“后建筑时代”,维修基金的绿色通道急需畅通!同时,对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应更多引入业主的参与,给予业主知情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