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魔都开启“朗凯奇·云端”时刻 十位技术专家共论自愈合防水系统

发布时间:2020-04-20 10:11 来源:

核心摘要:4月18日上午,朗凯奇自愈合防水系统(上海)线上交流会以直播的形式召开。《中国防水》编辑部建讯直播栏目对会议进行全程直播。

 4月18日上午,朗凯奇自愈合防水系统(上海)线上交流会以直播的形式召开。《中国防水》编辑部建讯直播栏目对会议进行全程直播。
会议由安徽朗凯奇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乔启信主持。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志远,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珊珊,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专家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副会长胡骏,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冀文政,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朱祖熹,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地下工程分院副总工陆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党杰,山西省建筑防水保温行业协会副会长丁保俊,安徽省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专业委员会会长廖绍锋等技术专家参加会议,围绕地下工程防水中结构自防水的重要性和水泥基渗透结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讨论。

李珊珊工程师对朗凯奇自愈合防水系统国标图集进行了分享和解读。她指出朗凯奇L-108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朗凯奇6G水泥基渗透性防水剂等主要产品的自愈合性能,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同时还具备省时、省工、综合性价比高、永久防水、绿色环保等优势。

那么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对混凝土耐久的改善具体在哪些方面呢?针对这一课题,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朱祖熹进行了具体阐述。他从地下工程防水与耐久性的关系讲起,指出渗透与扩散是地下水土腐蚀的两种主要方式,而最常用延长混凝土结构寿命的方法就是在混凝土结构上涂刷专用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涂料就是最优方案之一。

朱志远教授则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剂相比传统结构自防水的优越性进行了梳理。他从渗透结晶机理、应用特点、标准规定、检测结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综合论述得出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剂具备自主创新、自愈修复、安全环保等明显优势。

地下结构自防水业是近年来业内讨论的主要课题之一。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地下工程分院副总工陆明在会上介绍了防水设计原则与防水等级、结构自防水与耐久性设计、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地下工程种的应用,并结合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等经典案例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分析。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党杰以设计师的身份解读了从宏观设计理念到具体防水设计细节对建筑物的重要性,并结合案例讲解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设计和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情况。

胡骏教授以“刚性防水与结构自防水体系”为题进行技术演讲。他指出,在防水工程中,刚性防水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用以刚性防水材料,二是指刚性防水层,三是指刚性防水体系。他总结了结构自防水的5大要素,并介绍了国内首次完整提出地下工程“结构防水”体系的《海南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标准》中有关结构防水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在国内的应用已有40多年历史,上世界80、90年代没有那么多外加剂品种,也没有那么多外设防水层材料,基本上是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冀文政指出,做好结构自防水,要做到“配比准确、搅拌均匀、振捣密实、养护到位”,结构自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就一定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各种设防需求。

山西省建筑防水保温行业协会副会长丁保俊则通过实际案例和经验,分析了目前市场、客户对自愈合防水系统的理解和接受情况。

最后,安徽省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专业委员会会长廖绍锋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对与会专家的技术讲解表示感谢: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表示自己在本场会议中的收获是:学习理念是前提、系统设计是根本、材料选择是基础、施工操作是关键。

本场直播截至目前有1.84万人次观看,众多防水人士在互动区留言,“云共享”了此次防水技术饕餮盛宴。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