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王涛中建三局绿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
王涛 中建三局绿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筑央企,坚持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更强举措投身生态环保事业,既是紧跟国家战略的应时之举,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投身生态环保事业是企业传承红色基因的支撑点。从三线建设、出征特区到建功雄安、拓展海外,我局始终牢记“听党指挥、建设祖国”的初心,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走在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国策,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是被写入党章。一系列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无不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局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于2016年11月组建成立绿投公司,定位为工程局建筑变革的引领者、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企业转型的推动者、绿色品牌的贡献者。通过四年的发展与实践,公司绿色业务已布局全国,并通过大东湖深隧和黄孝河、机场河等大型环保项目的履约推进,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挑战。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三局人,要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拓展幸福空间的企业愿景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有机融合,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千年大计提供“三局方案”,展现“大国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投身生态环保事业是企业跨越发展的增长点。实践充分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以水务环保为例,据统计,近5年来,水务环保行业总产值平均增速22.3%,明显高于建筑业平均增速10.7%和GDP平均增速7.2%。2018年我国水务环保行业投资额1.5万亿,增速高达43%。随着“无废城市”试点、“城镇污水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快速推进,生态环保事业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趋于饱和,传统基础设施投资放缓的新形势下,工程局顺应发展大势,成立“中建三局水务环保事业部”,并一举斩获2019年全局最大的水务项目——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坚定了工程局大力发展水务环保业务的信心。随着《中建三局基础设施业务发展方案》的出台,打造主攻水务环保业务的专业旗舰公司的战略方向进一步明确,绿投公司将围绕打造“水务环保业务投资、运营主要平台”的战略目标,在国家大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形势下,积极整合优质资源、聚焦专业领域,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企业跨越发展打造全新增长点。
投身生态环保事业是企业展现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并强调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要实现“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其中“三个典范”是指践行新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拥有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企业。长期以来,我局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履行社会责任,造福民生福祉,也因此广受社会赞誉,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特别在“两山”建设期间,广大三局人发挥“两山”精神,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创造了“中国速度”,震惊世界。同时创新“两布一膜”污水处理技术,保证医疗废水滴水不漏,充分展现了我局在水务环保领域的技术实力,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美誉度。“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此背景下,集中优势资源,大力推进生态环保业务拓展,必将能够凭借环保业务鲜明的公益属性,为企业赢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同时,这也将是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又一张闪亮名片,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
大转折孕育大机遇,大机遇促进大发展。在此时代变革的机遇期,我们唯有紧跟国家战略导向,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潮,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更好地将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