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商务部:城市商圈建设要与城市更新相融合

发布时间:2021-08-12 11:49 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11日,商务部发布《城市商圈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控制总量控制和着力优化存量。这份《指南》提出,在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结合超大城市特点和城市更新改造,对标国际一流商圈和商业街,吸引国内外高端商业品牌和资源集聚,提升高端购物、文化旅游、金融商务等功能,打造一批世界顶级商圈。

中华建设网  11日,商务部发布《城市商圈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控制总量控制和着力优化存量。这份《指南》提出,在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结合超大城市特点和城市更新改造,对标国际一流商圈和商业街,吸引国内外高端商业品牌和资源集聚,提升高端购物、文化旅游、金融商务等功能,打造一批世界顶级商圈。
 
商圈改造要与城市更新相融合
 
将城市商圈更新改造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立足现有城市商圈基础,着力优化存量,盘活闲置商业资源。遵循商业发展规律,防止求大求高,避免大拆大建,做到商业环境与城市功能、居住环境相协调,业态发展和居民需求相匹配。
 
基于城市现状和发展需求,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城市商圈升级改造,促进商圈差异化发展,形成不同层级商圈功能和业态互补的发展格局。
 
加强商圈与周边旅游景点、文化场所、商务楼宇资源互动,促进商圈与市内交通、公共服务资源有效衔接,实现商圈与城市中心区、郊区新城、重点功能区、社区居民消费需求协同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防范化解商业集聚区安全风险,促进城市商圈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打造世界顶级商圈主要凸显了高水平和国际化,这与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脉相承的。“打造顶级商圈首先是迎合消费升级的需求,尤其是高端消费需求;其次,有助于打造传统商业转型升级的平台,并形成商业聚集效应。”
 
2_conew1
 
加强商业设施与轨道交通衔接
 
《指南》提出,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消费升级需求,结合城市相关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商圈总体规模,优化网络布局,完善服务功能。
 
对城市中心区商业过度饱和的商圈实行商业设施规模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商业建筑规模。重点补齐社区商业发展短板,促进城市商业适度均衡发展。
 
根据《指南》的要求,核心商圈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超大城市(常住人口大于1000万)、特大城市(常住人口介于500万~1000万)、大城市(常住人口介于100万~500万)和中小城市(常住人口小于100万)。

1在功能布局方面,《指南》要求,位于中心城区的区域商圈,要根据不同城市规模等级和中心城区不同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结合老城区更新改造,提升商圈综合性服务功能。
 
位于郊区新城的区域商圈,要根据大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和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等要求,合理确定商圈规模、功能定位和服务能级,提升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满足新城居民消费需求。
 
位于重点功能区域的区域商圈,要根据所在功能区域的产业特点、功能定位和面向的消费群体特征,合理确定商圈功能和空间形态,提升高端购物、商务休闲等功能。
 
《指南》强调,要根据城市发展定位和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做好区域商圈功能布局、空间形态、配套设施等规划。
 
结合老城区更新改造、重点功能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新城建设,统筹规划区域商圈布局,从功能业态、商业特征、消费客群、消费场景等多个方面,与城市核心商圈形成差异互补发展格局。
 
在商业服务设施短缺的重点改造区域预留充足商业发展空间。结合轨道交通枢纽建设,合理规划开发地下商业空间,加强商业设施与轨道交通设施衔接,增强商业聚集效应。
 
提高大型商业网点停车设施配置标准
 
打造商圈、聚集人气,解决停车难、交通堵的问题十分重要。
 
为此《指南》提出,坚持商住分离、人车分流、立体开发、集中打造的建设理念,将商圈布局与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地标、美化城市景观相结合,优化城市商圈建筑风貌、人文景观、生态环境、交通组织和公共设施,提升城市商业形象。
 
《指南》指出,城市商圈要结合城市更新改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实现人车分流、机非分流。
 
推动各类公共交通站点与商业设施结合设置,减少商业人流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加强商圈停车场设施建设,提高大型商业网点停车设施配置标准,鼓励各类商业设施开发地下停车场、立体式停车场,推广智能停车引导系统。商圈内有条件的停车场应设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在智慧建设方面,《指南》明确,因地制宜、按需施策,稳妥推进智慧商圈建设。
 
有条件的城市可开展智慧商圈建设试点示范,加强移动互联网、无线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
 
推动商圈数字化改造,丰富智能化场景应用。建设商圈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消费互动和运行监测,规范采集客流、车流、物流、资金流等数据,定期发布商圈客流、业态、品牌分析报告,为商家精准营销和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业内人士表示,打造顶级商圈并非大拆大建,而是在原有商业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这对商圈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推动传统商业模式转型升级,如何通过技术升级为商家匹配更加精准的用户等,都有可能是未来打造世界顶级商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