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在武汉市汉阳百威路至三环线段,江汉十桥汉阳岸接线工程的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这座总投资逾28亿元、横跨汉江的交通新动脉,正以破竹之势“生长”。日前,中华建设全媒体记者前往该项目实地探访。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马金言 实习记者 张林圣洁 通讯员 梁子豪 胡皇旭 向诗琪)在武汉市汉阳百威路至三环线段,江汉十桥汉阳岸接线工程的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机器的轰鸣声与钢筋碰撞声交织,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工地的各个角落。这座总投资逾28亿元、横跨汉江的交通新动脉,正以破竹之势“生长”。日前,中华建设全媒体记者前往该项目实地探访。
江汉十桥及两岸接线工程项目位于武汉长丰桥与古田桥之间,西起于黄金口大道什湖路,东止于古田一路长云路口,线路全长约4123米,由跨汉江主桥、两岸引桥、汉阳岸接线、汉口岸接线组成,均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建设。
凝心聚力 奋力推进项目建设“加速跑”
“难,但必须拿下!”天创中标段二标段项目总工胡志宏抹去额角的汗,指向远处三环线车流,语气斩钉截铁。他口中的“硬骨头”,正是横跨三环线、日均车流汹涌的百威路旧高架桥拆除。空间逼仄、桥面与三环线高架桥梁底净空5.0m、车流如织,传统拆除方案在此“寸步难行”。
百威桥拆除俯拍
“百威桥高架下穿三环线高架桥,下方为十字路口,交通车流量非常大。白天不具备临时交通导流,只能夜间凌晨临时导流拆除,白天再恢复交通,拆除作业时间紧张。在此情况下,项目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合理排布管理人员排班,当出现人员空缺时,其他同事积极补位,最终历时2个月顺利完成了桥梁拆除工作,为后续新建桥梁施工提供了保障。”项目经理钱正回忆。
自2023年8月底开工以来,项目桩基已完成70%,墩柱挺立33%,钢筋骨架在厂房整体预制后如积木般精准吊装——时间被掰碎,进度条却加速拉满。
淬炼匠心 技术创新铸造精品工程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了承台系梁底支模和回填一次成型的工艺,“工字型”承台,其系梁高于承台1m,普通工艺采用支架模板浇筑系梁,下面1m的范围内回填砂石混合料,其压实度不能保证。项目部通过项目集思广益,采用类似“砂箱”的支撑结构,能有效支承系梁施工荷载且无需拆除,系梁下的空间在混凝土浇筑前就已填实,质量、安全、成本较以往的工艺均有明显优势。
墩柱施工
为解决墩柱钢模人工除锈施工速度慢,除锈效果不好,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锈斑的问题,项目部采购激光除锈器,经手持激光清洗头系统集焦后使能量高度集中在锈层表面,气化铁锈层达到除锈效果。“通过此高技术设备,除锈覆盖率达到100%,混凝土内实外光,提升墩柱的施工质量。安全与效率双赢!”项目操作工谈到该项技艺频频点赞。
墩柱钢筋骨架制作
自动喷淋降尘
项目管理也在“云端”进化,工人“刷脸”考勤,对现场工人按技能分类建档,优先安排熟练工参与关键工序,采用广联达等项目管理软件编制资源计划,根据工序需求动态调配设备,闲置设备及时转租减少浪费。
此外,项目还在基坑、支架、桥梁结构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危大工程安全状态,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可控。
无惧高温 巧施“凉方”破“烤”验
七月以来,全国多地迫不及待开启“炙烤模式”。为切实保障高温天气下一线建设者的身心健康与施工安全,武汉天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前部署、多措并举,打响了一场有温度、有力度、有“凉”度的防暑降温攻坚战。
墩柱钢模安装
“面对高温‘烤’验,我们的作业时间避开了高温时段,上午11:00——下午15:00期间不施工。我们还会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作业时间,尽量规避工人中暑风险。”胡志宏介绍说。记者还看到,现场有空调休息室、搭设有多个凉棚和饮水点,供工人们休息使用。胡志宏说,“我们还准备了防暑降温药品,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了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武汉江汉十桥效果图
作为“十四五”期间武汉计划建设的过江通道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强化硚口区与汉阳区的连接,同时有力支撑汉阳黄金口、四台、米粮等区域的城市更新改造和功能转型推动两岸经济社会发展,预计于2026年底主体完工,2027年春季“工完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