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秦沈高速(G0122)作为京哈高速并行线,一期总长约238.807公里,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长度37.74公里路段施工,其打造的2号综合场站在全线综合考评中获评“两区三厂”标杆,为全线场站建设提供示范。
中华建设网讯 秦沈高速(G0122)作为京哈高速并行线,一期总长约238.807公里,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长度37.74公里路段施工,其打造的2号综合场站在全线综合考评中获评“两区三厂”标杆,为全线场站建设提供示范。

产能强劲,扛起生产效率标杆
2号综合场站位于主线K399+500右侧1.2公里处,总占地130.0亩,规划六大功能区域。混凝土拌合站占地11000平方米,配置2台180型拌合机,单日产能3600立方米,可满足2100立方米的日最大需求;钢筋加工厂占地6300平方米,分属9标与10标,单日加工钢筋笼504m,满足施工需求;预制梁场设置普通制梁区与智慧生产区,单日合计产能9片;工人驻地设4栋建筑,可容纳260人居住并实行物业式管理;智能建造中心整合五大功能板块,工地试验室贴近于洪高架桥,便于快速开展检测工作。

智慧赋能,扛起建设品质标杆
场站以“数字赋能,精益制造”为导向,全域部署智能技术与设备。钢筋加工环节引入焊接机器人、滚焊系统等设备,构建全流程智能生产线,提升加工精度与效率;预制梁场智慧区配置智能液压模板,解决传统脱模问题,智能蒸养系统可自动调节温湿度,移动台座与横移摆渡车实现生产环向闭合;管理上采用混凝土生产全过程监控系统,对关键工序全流程监控,构建质量追溯体系。
场站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可持续建设。储料仓隔墙采用可循环波形钢板,降低资源浪费;配置砂石分离机与泥浆压滤机,实现混凝土余料再利用;拌合站搭建“吸尘+喷淋”降尘体系,引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达成废水100%净化、污水“零排放”;工人驻地设分类垃圾桶与36V低压电源,同时引入纯电工程设备与太阳能警示灯,助力项目“近零碳”建设。

未来,2号综合场站将持续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不断优化运营管理,以更高标准、更优品质助力秦沈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为打造优质、高效、绿色、智能的交通工程贡献力量。
下一篇:“积木”拼出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