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不辱使命 业伟于新

2019-09-02 08:26:14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中南市政工程院领跑勘察设计风口本刊记者 王燕萍 李孟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从城市高架到湖桥江桥,从城市地铁到地下空间,有这样
 
中南市政工程院领跑勘察设计风口
 
本刊记者 王燕萍 李孟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从城市高架到湖桥江桥,从城市地铁到地下空间,有这样一群建设者们默默用汗水让城市变得更美丽,不辱使命、业伟于新,用智慧和汗水在天地之间、城市之中绘下精彩的一笔。
 
中南市政院在新中国的百废待举中应运而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洗礼中更新嬗变,在新世纪中跨越腾飞,从1954年挂牌成立,迄今,已陪同新中国迈过大片时光。
 
匠心筑梦 民生工程入民心
 
“立足中南、辐射全国”是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南市政院)的市场布局。建国70周年来,该院走出了一条“项目与服务同行”的道路,先后在珠海、深圳、东莞、汕头、福州、厦门、海口、上海、杭州、南京、青岛、昆明、南宁、重庆、成都、南昌、贵阳、西安、郑州、兰州、新疆等30多个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形成了“总院为依托、分院为骨干”的服务体系。
 
曾经,从欢乐大道高架桥驱车去武汉火车站,在北洋桥附近,总会闻到一股难闻的臭味,夏季尤甚。因为,欢乐大道一侧、就是巨大的北洋桥垃圾填埋场。
 
北洋桥垃圾场于1990年正式投入使用,位于洪山区白马洲村、北洋桥村区域内,占地559亩,渗沥液积存总量约106万方。主要消纳整个青山区、洪山区和平乡、武昌区徐家棚、杨园街一带的生活垃圾,设计使用年限20年。2013年,超期服役3年后,北洋桥垃圾场正式关闭,这也是武汉市关闭的市区最后一个垃圾填埋场。
 
封场5年之后,2018年,武汉将该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工程列为第七届军运会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推进项目,项目由中南市政院承担设计及好氧稳定化生态修复主标段的总承包工作,由此开始,这座有着近30年年龄的巨大垃圾山,开始了蜕变之旅。
 
“北洋桥紧邻武汉站、东湖的特殊地理位置,给生态修复工程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项目负责人介绍,为助力军运会圆满召开,缩短杨春湖商务区开发周期,垃圾填埋场修复采用了好氧快速稳定化关键技术,将填埋场降解稳定速度比自然稳定的方式提高了20-30倍,将本需要30年稳定期的填埋场,缩短至一年半。
 
根据垃圾填埋场的现状,项目同时使用柔性垂直帷幕进行隔断,提升修复效率。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消除北洋桥垃圾场的环境污染隐患,防止垃圾场的渗滤液污染东湖水体,满足后续城市公园建设的要求,实现“垃圾变黄金”的设想。
 
据介绍,填埋场修复后将成为杨春湖核心商务区的唯一一座绿地公园,同时,还将与东湖绿道连为一体,成为城市重要的绿色引擎,服务周边商务区建设。
 
不负众望,该项目在2019年武汉建筑及勘察设计行业劳动竞赛“双十佳”选树活动中荣获“十佳创新项目(武汉)”和“武汉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2018 年 5 月,该院衍生成立的雄安设计院,承接了容城县城西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雄安新区招标的第一个市政环保项目)、 容东片区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厂(西侧)工程(雄安新区建设 的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在雄安新区打响了中南市政院品牌。
 
智慧水务 擦亮金字招牌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各行各业对智慧的理念认知逐渐加强,水务行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环节,被推到了智慧创新改革的风口浪尖,智慧水务已经成为水务行业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该院“十三五”水专项“城市供水系统规划设计关键技术评估及标准化”研究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水专项“城市供水系统关键材料设备评估及标准化”已完成滤料、生物填料等供水关键材料以及小型膜分离供水装置的需求和发展现状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初稿;科技部子课题“供水管网漏失率、排水管道入渗率非工程控制技术研究”已完成给水、排水管网的技术调研和阶段研究报告,正在编写管网优化软件。
 
为实现智慧水务,该院通过打造基于“物联网+中信云”的水务管理新生态,服务于政府、水司和用户,实现水务全流程、全方位、全功能的智慧化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包括展示层、智慧应用层、平台支撑层、基础设施层、物联感知层这五个层级,在展示层上,政府、水务企业和用户这三类使用者可以使用不同的应用服务平台涵盖了水系、供水管网、水厂、排水及用户等整个水务产业链上的业务应用系统,希望实现业务、服务、管理和决策环节的数字化管理,以及水务建设全生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数字化管理。
 
据了解,这是该院积极践行中信集团“互联网+转型”战略,发挥该院在给排水工程领域的技术优势,联合中信云网公司开展的中信智慧水务云平台的开发工作。目前,该平台已完成项目工厂级系统功能定义和系统原型,构建了智慧曝气模型,完成了巡检功能PC端的软件开发,探索新的价值创造模式。
 
在水务项目上,该院与武汉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组成的联合体顺利中标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约17.17亿元,勘察设计合同额约4255万元。
 
该项目由武汉市市长亲自挂帅,是“迎七军会”、“水体提质”攻坚工作的重点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初雨收集及处理工程、市政污水管道配套工程、生态工程、长效管理工程等,项目建成后将再现“南湖水绿千帆渡,狮子山青百鸟飞”的景象。预计在2019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前,南湖水体将实现无异味;2021年底前,南湖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能亲水;2030年底前,南湖水质全面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
 
在项目前期策划中,该院和武汉市政集团共同策划了“院士南湖行”的活动,邀请了王浩、王超、彭永臻、任南琪、谢先启等五位院士亲临南湖“把脉”治理方案。此项目进一步巩固了该院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领先地位,擦亮了中南市政总院的金字招牌。
 
勇立潮头 探索总包和PPP模式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及国内建筑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建筑业传统发展模式与竞争模式难以为继,这使得建筑业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获得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然而,如何“转型”?怎么“升级”?成为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当前PPP模式大热的背景之下,大力推行PPP模式被认为是支撑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PPP模式为建筑业带来了更广阔的业务市场和更宽广的利润来源。另一方面,由于PPP模式中建筑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要全程参与项目规划设计、投融资、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使得施工企业由原来单一的施工承包商向投资商、施工承包商和运维服务商的多重角色转变。而中南市政院很早便意识到,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实现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发展。
 
从该院负责的几个项目足以看出拳拳探索之心,例如,该院接手的孝感市董永北路立交桥工程EPC总承包项目,该项目是行业内少有的大型立交工程EPC项目,位于董永北路、G107国道、北京路和澴川路的交汇节点,汉十高铁和京广普速铁路线交叉点附近,是孝感市区交通中轴线北向跨京广铁路进出城的门户。
 
工程范围南北长约1.97公里,东西长约1.1公里,除十字立交工程外,还包含跨京广普速铁路桥工程和跨黄孝路高架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229亩。项目建成后,将拉通城市交通纵向主轴,完善孝感城区交通体系,助力孝感市加速融入武汉“1+8”城市圈。
 
再看武汉江夏区“清水入江”工程,该项目是总投资约51.1亿的PPP项目,入选国家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并纳入湖北省第一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具有全区域、全系统、全过程、子项多、投资大、周期长、模式新等特点,采用“整体策划,分期建设”模式,通过化整为零以降低项目难度,同时保证子系统的完整性。
 
“清水入江”工程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主要分为五大类: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雨水防洪排涝工程、给水工程、湖泊生态治理工程及水资源管理工程。共35个子项,拟分四期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一期、二期工程的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以污水的转输、处理、排放工程为主,二期工程以雨水防洪排涝项目为主。此项目覆盖整个江夏区范围(大部分位于主城区内),全部工程在15年左右完成。
 
此外,中南市政院积极探索BIM技术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运维全产业链中的应用,近两年共开展BIM应用项目43项,获国家级BIM应用创新杯奖2项,龙图杯奖3项,湖北省BIM奖5项。主编的《市政给水排水工程BIM技术》,参编的《市政隧道管廊工程BIM技术》和《市政工程BIM应用与新技术》均已经出版,积极谋求从提供BIM设计服务到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BIM咨询服务的转型升级。
 
攻坚克难 扫除“拦路虎”
 
“做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是中南市政院不懈的追求。迄今为止,该院累计完成给水工程设计规模约4000*104立方米/天,污水处理设计规模约1600*104立方米/天,城市道路设计里程3800余公里,高等级公路设计里程1000余公里,大型桥梁设计200余座,固废处理设计规模50000吨/天,各类隧洞50余座,天然气管道5000余公里,供热管道1000余公里,综合管廊100余公里。同时,还以EPC、PPP和BOT等形式完成工程投资近100亿元。
 
攻坚克难,认真面对每一只“拦路虎”,在中南市政院人的字典里,没有“认输”。2019年7月,由该院第十一设计院和隧道与地下空间所协同设计的竹产业园站顺利通过土建验收,率先移交至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为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工程早日建成通车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竹产业园站位于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工程与机场快速路南延南段工程共建段,从下至上分别为设备下夹层、设备层、站厅层、站台下夹层、站台层、市政高架层,站厅层通过人行过街天桥与两侧出入口相连。共建段区间采用“主线上部高架快速路+中间轨道交通+地面辅道”的一体化高架结构形式,局部采用U型轨道梁以降低结构高度,车站采用横向双柱单跨双悬臂“桥建合一”框架结构形式,快速路墩柱与框架柱通过预应力横梁进行结构转换。通过将市政高架和轨道交通的功能融为一体,共建段在空间上实现叠合,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和工程投资。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由于车站投入使用后将同时承受快速路车辆荷载、轨道交通列车荷载及常规的建筑结构荷载,而常规设计软件均只针对某一行业编制,无法兼顾其三。
 
面对这样的技术难题,该院设计人员巧妙地采用多种设计软件互相校核,融合了公路、铁路、建筑等三种行业标准,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展现了该院的技术实力,受到了业主充分肯定。
 
自2017年开工以来,该院积极响应宁波“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决策部署,专门派出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代表常驻现场,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设计难题。在宁波市政工程前期办公室机场快速路南延建设指挥部2018年综合管理考评中,该院施工阶段设计配合工作表现突出,曾获得第一、二、四季度设计单位第一名。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有信念就有力量,有梦想就有希望。面对新时代新挑战,中南市政院人做好了准备……
下一篇:

“五一”假期建设者坚守岗位保进度 用劳动诠释“最美”

上一篇:

郑州大都市区:2035年常住人口达2800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