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文旅融合再探新路

2021-08-11 11:44:47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将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良好局面。“十四五”已开局,进入新时期,不负“诗与远方”的期待,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亟待实践回答。
中华建设网讯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将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良好局面。“十四五”已开局,进入新时期,不负“诗与远方”的期待,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亟待实践回答。
 
文旅融合的主要模式
 
实际上,对文旅融合的探索并非始自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合并,文化和旅游自始就结伴而行,这些年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融合模式。
 
文化景观模式。自古以来,山水楼台因文人而名。庐山因李白《望庐山瀑布》等名篇佳句而绚丽多姿,成为历代文人游学必经之地;岳阳楼因李白、杜甫、李商隐等大诗人接踵赋诗而著称于世,更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而名动天下;滕王阁因王勃《滕王阁序》而声名鹊起;浔阳楼因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传说而成为江南十大名楼。文化赋予山水楼台以精神内涵,而使其更加引人入胜,成为游人神往的目的地。文化与景观的结合开启了文旅融合的先河。
 
主题公园模式。主题公园以其特色文化、惊险刺激的游乐、互动虚拟式体验、便捷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庞大的人流,成为城市文化旅游新地标。去年《全球主题公园调查报告》显示,上海迪士尼乐园在首个完整运营年份就吸引了1100万人次入园游玩,华侨城、华强方特、长隆集团等本土品牌也表现抢眼,包揽全球TOP10主题公园榜单第4位至第6位,且增速领跑。
 
特色小镇模式。文旅小镇以古镇为载体,融入民俗、文化艺术、非遗展示、文艺酒吧、个性客栈、特色文创等元素,在业内“圈粉”无数。比如水墨婺源、乌镇、凤凰古城等等,成为人们“说走就走的旅行”“感受时光倒流”的热门目的地。
 
旅游演艺模式。近年来,旅游演艺风生水起,以阳朔《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印象”系列大获成功,扭转了传统观光游“白天拍照、晚上睡觉”的局面。还有河南《大宋?东京梦华》、红色实景演出《井冈山》、江西婺源《梦里老家》等,以灵山秀水为背景烘托、历史文化为串联脚本,用美轮美奂、如诗如梦的舞台演艺,让观众物我两忘、不知“今夕是何年”,成为展示当地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
 
文创开发模式。迪士尼乐园创造的“IP+衍生品”经营模式,围绕迪士尼核心文化开发了服饰、出版物、玩具、食品等一系列消费品,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消费等各种需求。据报道,迪士尼乐园60%收益来自衍生品等二次消费。去年以来,故宫国宝色口红、朝珠耳机等文创产品迅速蹿红,让故宫一夜之间成为“600岁的网红”,目前故宫文创收入远远超过门票收入。故宫博物院用时尚消费传承传统文化精华,树立了文化旅游、文化消费与文化传播相融合的新典范。
 
文化节庆模式。近年来,不同主题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成为文旅融合的一抹亮色。以笔者所在九江市为例,每年举办各类节庆活动达几十场,比如九江市庐山问茶会已连续举办五届,“中国庐山首届国际诗词楹联擂台赛”吸引数千名海内外诗词爱好者积极参与。各县区文旅节庆活动也丰富多彩,仅柴桑区每年就固定举办马回岭“百年庙会”、江洲油菜花节、城子镇桃花节、新合镇特色农业采摘节等。这些活动能在短期内迅速吸引人气,扩大地方文化旅游影响。
 
3_conew1

多地蓄力勃发 文旅融合项目惊艳亮相
 
今年年初,陕西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全产业链重塑陕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优势”的新部署,为陕西文旅产业实现升级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陕西省属国有旅游集团,陕西旅游集团一直秉承“陕旅出品,必是精品”的理念,不断实现跨越式转型发展。今年6月-7月,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陕旅集团迎来了七大文旅项目“爆发式”亮相,形成较大反响,文旅融合成效更为凸显。
 
其中,《丝路之声》音乐剧在陕西大剧院全球首演,融合中西方文化艺术形式,助推中国故事创新表达;大型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成功试演,《延安保育院》金延安剧场首演,壶口景区大型山水交响演出《黄河大合唱》焕新复演,让红色文化更加鲜活;电影《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刷新多项票房纪录,累计票房已过5000万元;影视特技特效实景剧《琼州阻击战》在海南三亚首演,与实景演出《红色娘子军》共同打造“白+黑”式演艺体系;《长安翱翔》等系列特种影院在白鹿原竣工试运行;国内首个全沉浸梦幻山谷光影秀《夜谭?白鹿原》在白鹿原影视城试演,开启全新夜游模式;国内首部火车特级特效实景演艺《铁道游击战》在山东省泰山秀都试演,打造“登泰山+玩秀城”的旅游新格局。
 
一批批标杆项目惊艳亮相,一个个实景演出好评如潮,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颇高的作品成为陕西旅游的独特符号。陕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冰表示,陕旅在文化旅游领域有自己的特长、做法和核心竞争力,长期的积累是陕旅能持续推陈出新的基础。面对新发展格局,陕旅坚定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和产业自信,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勇于开拓创新,致力于为供给端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需求端内需扩大作出贡献。
 
以文促旅  需要注意传承与创新
 
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文旅融合逐步发展,一些倾向性问题也引人担忧。一些地方特色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文旅项目的文化含量不够高,“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一些地方习惯于抄袭模仿,在项目设计风格、经营模式等方面缺乏创新,引发了同质竞争;有的地方忽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性,把一些投资规模小、建设品位低的项目包装成文旅项目,甚至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歪曲文化、媚俗恶搞;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遵循市场规律,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导致项目流产,等等。
 
文化旅游进入融合新时代,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不能因为前景看好而盲目折腾,也不能因为现实短板而迷茫却步。笔者以为,我们需要树立并强化三个意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树立IP意识。文旅项目可复制、易替代,而文化内涵是不可复制、无法替代的。有了文化内涵的传承发扬,才有业态的丰富完善、服务的别具风格和品牌形象的充实饱满。因此,深耕本地、本项目特色历史文化,打造高度概括、独一无二的文化IP,是文化和旅游发生化学反应的基础,是文化旅游产业的生存之道。对于任何一个地方,首先要摸清文化家底,深入挖掘、系统开发,把特色文化精髓全方位融入旅游项目、线路、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塑造富含“中国风、书卷气、本土Style”的文化旅游新形象。
 
树立创新意识。良辰美景是有限的,而文化创意是无限的。文旅融合的创新,关键在于文化表达的创新:《庐山恋》调皮一吻,让庐山惊艳了世人;微信表情包中乾隆“卖萌”,让故宫成为网红;“宋城千古情”一开演,全世界游人都被西湖“暖风熏醉”。这些创新的文化表达方式,迅速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文旅融合就应该突破固有模式,着眼新需求、依靠新技术、创新新形式,大力发展“文旅+演艺”“文旅+VR体验”“文旅+文创消费”“文旅+主题游乐”“文旅+微电影”“文旅+智慧平台”等多种模式,使文化拥有轻松、时尚、潮流的“打开方式”,努力实现厚重的文化内涵轻松式表达、现代化表达、国际范表达,以此顺应市场发展、提升旅游品质、抓住市场流量、提高受众满意度。
 
树立市场意识。文旅融合归根结底要实现产业落地,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一要考虑市场消费能力。经济发达地区消费水平高,高端优质客户多,文化旅游项目可以适当“阳春白雪”“小资、小贵”;经济水平一般地区则应更倾向于热闹、好看、通俗易懂,且经济实惠。二要考虑市场承载能力。地方交通、酒店、餐饮、金融等综合服务保障水平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支撑,不能盲目贪大求全。在一个“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具备的地方,投资大型文旅项目无异于“蚂蚁吞大象”。三要考虑全天候的运营能力。季节性的或者短期的文旅项目容易产生人流断档、资金链断线的风险。要重点建设兼顾春夏与秋冬、白天游玩与夜晚消费等不受季节、天气影响的全天候项目,保证文旅融合项目能够持续吸引人气、产生效益。
 
下一篇:

河南安阳城市管理局“五一”假日不松懈,优化服务强保障

上一篇:

湖北省住建厅: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