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绿色+智慧 东莞建筑业迈向“千亿产业”

2024-01-05 14:14:55来源:南方日报   
核心摘要:“千亿产业、现代建造”是东莞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目标。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理念指导,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东莞建筑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3年12月10日,2022—202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在北京揭晓,东莞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生态园区项目榜上有名。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被誉为中国建筑业的“奥斯卡”,这也是2019年后,东莞再次捧回建筑界“奥斯卡”大奖。

“千亿产业、现代建造”是东莞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目标。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理念指导,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东莞建筑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最新统计,预估2023年度东莞建筑业产值将突破千亿,建筑企业竞争优势和“东莞建造”品牌优势显著增强,将为东莞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连日来,笔者走访本届获奖建筑项目,对话建造者和建筑业资深从业者,展现东莞建筑闪耀“鲁班奖”专业舞台的幕后故事,探寻东莞建筑业蓬勃发展的动力引擎。
 
因地制宜
生态建筑闪耀专业舞台
 
冬日松湖,暖阳和煦,走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生态园区,碧水蓝天与暖橙色系的实验楼相得益彰,绿阴树下是蜿蜒的碧道,明艳的花朵让人眼前一亮,一幅科创绿林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
 
“生态环境优越是项目最大特色,建筑依山顺势、错落有致、间距适宜,并且在山地范围内建筑均做架空设计,在地势低洼处,建造湖泊,蓄水保水,创建海绵园区,实现‘山、水、林、田、城一体’。”中建八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项目总工黄龙龙介绍道。
 
不久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生态园区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该项目由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组织实施建设、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中建八局湾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参建,让“东莞建造”闪耀在专业舞台。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生态园区工程用地面积24.28万平方米,其中生态绿化面积达1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景观园林、人工湖及配套工程会议中心、实验楼等。项目以岭南建筑风格为设计源泉,以融于自然为设计理念,打造中国科学院首个大湾区生态实验园区。
 
中建八局施工团队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和理念以达到最优效果,例如:将湖岸淤泥质土进行腐熟处理,用于园区的乔木、灌木等植物栽种和园区小品建设,并与BIM技术相结合,达到园区内土方平衡和生态环保效果。由于所处地势高低起伏,最大高差达26米,项目还采用BIM、土方平衡自然资源利用等景观技术,使建筑依山而建、道路就谷而修,铺设园路15千米。
 
作为东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生态园区项目自投入使用后,已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据悉,目前园区有26个实验团队陆续进驻,182项重大科研项目正在实施。
 
理念领先
现代建造赋能“千亿产业”
 
回顾勇夺“鲁班奖”的旅程,从玉兰大剧院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已捧回了四个“小金人”。
 
据东莞市建筑业协会会长翟洪恩回忆,每次东莞建筑项目获得鲁班奖,都是本市建筑行业内的一大盛事,本次时隔四年的“小金人”更是在业内激起热烈讨论,项目本身的亮点也成为东莞建筑业奋进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业内人士看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生态园区的核心优势,在于先进的绿色建造理念和智慧建造技术。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顺应地势特色的景观营造方式建造,避免了过度改造;建立海绵系统打造绿色园区,充分运用LiDAR+无人机测斜+BIM构建场地模型辅助建设……因地制宜的建造理念,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为这一粤港澳大湾区重大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笔者了解到,东莞的上一个“鲁班奖”建筑,是有着“国之重器”之称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工程,入选2018—2019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该项目由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为施工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作为建设单位,在2012年5月开工,于2018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
 
据施工方回忆,中国散裂中子源作为我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也给建设团队带来了建造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零经验等多重挑战。
 
据悉,为满足项目地基沉降控制、防辐射、防水、设备安装精度等方面的超高标准要求,各参建单位在设计及施工中研发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解决了诸多国内无参考经验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东莞建筑业规模效益快速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步伐加快,品牌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整体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据悉,2023年东莞住建系统落实“大招商”工作部署,成功招引6家、培育2家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全市累计达60家,比2022年增长6家。其中,一批高资质、高水平的大型央国企扎根在莞谋划长远发展,预估年度建筑业产值将突破千亿。
 
翟洪恩认为,对东莞建筑业而言,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挑战与机遇并存。东莞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应该聚焦现代建造方式,推动技术革新,加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施工的效率与品质,大力发展绿色建造和智慧建造。
 
硕果累累
宜居东莞彰显住建智慧
 
从产业结构到营商环境,从“东莞建造”品牌打造到企业发展、技术创新,东莞建筑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东莞四捧“小金人”便是东莞住建系统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生动缩影。
 
一直以来,东莞秉承“安居宜居+现代建造”的理念,厚植建筑行业发展温床,基本实现“千亿产业、现代建造”的目标,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以前回家爬楼,费时又费力,尤其提个重东西,更是难上加难,所幸从今天开始,我们没这种烦恼了。”去年,家住草塘花园翠竹阁楼的居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该栋楼增设的电梯正式交付使用。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是百姓生活中的“关键小事”,更是紧连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据统计,目前东莞累计申请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共379台,其中已完工189台,2023年增设电梯目标任务完工50台,实际完工80台。
 
东莞通过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深入推进城市体检,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打造现代化美好家园。
 
住房保障工作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与包容性。东莞一方面深入开展住房供需匹配课题研究,提出各类住房供给思路,完成修订《东莞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调整共有产权住房申购资格条件,不断推进住房体系建设。数据显示,东莞累计筹集公租房4.49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6.54万套、共有产权住房1.51万套,住房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市住建局以网格化管理模式优化住建系统综合监管,“数字化”加码赋能,为安全生产撑起“保护伞”,通过“人防+技防+制度防”,搭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住建领域安全生产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
 
随着“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基坑工程安全监测预警平台”“起重机械人脸识别平台”“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中心等技术的普及推开,基坑、脚手架、模板、暗挖工程、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等危大工程戴上了“安全帽”,风险分析研判、动态监督落实到位。
 
在科技赋能下,东莞加强房屋市政工程“一码知”管理系统,开发“莞e住建”小程序,实现监督员、网格员和物业服务企业移动巡检、即时上报、数据动态更新,提升工程监管质效。
 
接下来,东莞住建系统将大力开展建筑业培优扶强工作,进一步推动建筑企业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引导建筑企业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工程”,抓住政策机遇,不断壮大建筑业发展水平。同时,千方百计服务重大项目落地投产,继续做好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和推动“完工即投产”改革,推进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建筑,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
下一篇:

永葆青春 ——献给“五四”青年节

上一篇: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