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恩施市“三把钥匙”解锁城市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5-10-29 09:31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 近年来,恩施市紧紧围绕“扫干净、码整齐、清通透、分好类”工作目标,推行城市智管、城市众管、城市细管“三个管理”。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杜佳晨  通讯员 谭华) 近年来,恩施市紧紧围绕“扫干净、码整齐、清通透、分好类”工作目标,推行城市智管、城市众管、城市细管“三个管理”,以“绣花针”般的精细功夫,在数字赋能中提速,在文明执法中升温,在环境治理中提亮,将“人民城市”的理念织入城市肌理,竭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之城,绘就一幅智慧与温情交织的现代治理画卷。

 

一、城市智管,激活城市治理“大脑”。一是扩展数字城管平台应用,共录入城市管理责任单位30个,建设智慧化管理试点27个,平台受理的所有城市管理问题从信息采集、立案、派遣、处置、反馈等方面形成了闭环管理。截至目前,自该系统运行以来共受理案件近9万件,结案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由粗放向精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型。二是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建设,对现有停车场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广使用“恩施城市停车”系统,将州城301个停车场、8.7万个泊位全部接入系统,新建充电桩1070个,无感停车场达88个、无感泊位达1.2万个。市民可一键查询恩施停车区域、实时泊位数、收费价格、服务时间、行驶路线等信息,实现“一个平台,通停通付”,有效地解决市民“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逐步实现从人力管理到智能管理。三是建成智慧环卫系统,实现环卫作业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管理,达到科技管人、管事、管车的效果,有力提升了恩施市城区环卫工作效率。四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源头治理,建立渣土车动态智能监管系统,对在恩施城区从事渣土运输的车辆实行智能化管理,全程监控渣土车的运输行为,预防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推进民院周边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在线监测系统试点,助力油烟污染治理。

 

二、城市众管,凝聚城市治理“合力”。一是健全州城管理委员会、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机制,发挥城管委统筹调度职能,加强职能部门协作,落实辖区“门前三包”责任,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参与城市管理。二是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创新开展“城管进社区”工作,建立“领导班子包街道、干部职工包网格”的责任体系,局党组成员包片联系街道,212名城管队员下沉街道指导网格,协调社区、职能部门处置问题1.1万件,通过落实“月检查、季通报”制度,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宣传、管理、服务、执法、安全工作全覆盖。三是积极做好机构改革工作,贯彻“721”工作法,组建住建、市政等7个专业执法中队,坚持“柔性执法、首违不罚”,变管理为服务,探索城市管理与社区工作融合机制,采取堵疏结合和夜间错峰经营的方式,协同城区“五办”利用闲置集体土地、空旷区域,规范设置固定摊点6处133家,为流动摊贩“安家”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三、城市细管,织密城市治理“针脚”。一是全面推行环卫市场化改革,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新增环卫作业车辆35台,推行“人工清扫+机械洗扫+高压冲洗”的作业模式,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提升到96.2%,道路保洁水平明显提升。持续加大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建成恩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炉渣综合利用项目,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垃圾焚烧能力占比两个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0%。持续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退桶进院、撤桶并点”,累计改造生活垃圾收集点1616处、取缔小型勾臂箱437个、设置分类收集设施2700余组(个)。在龙凤镇试点推进“垃圾不落地”示范创建,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市转运”垃圾收运体系,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居环境整治经验。

 

二是推进景城一体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修编恩施市中心城区生态及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单元不断补齐公园服务短板,围绕“四季有花、春秋有别、充满生机”理念,立足恩施山水城市特色,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挖掘山水脉络、历史文化、人文特质,利用闲置地、街头空地、城区边角地,打造设计精致、造型各异、功能不一的城市公园绿地69个,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10处,促进城市微更新,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将“民生痛点”变为“幸福亮点”。

 

三是建立市政设施全覆盖网格化巡查管理机制,及时修缮市政基础设施。启动城市道路窨井盖整治提升行动,累计更换防坠落、防移位、防沉降、防噪音、防偷盗、防弹跳的“六防”新型井盖2750套,从根本上破解井盖跳响、破损、沉降、位移等病害反复维修反复发生的症结,守护人民群众的“脚下安全”。统筹推进城区排水防涝和内涝治理,解决城区40余个重点区域的内涝问题以及部分路段雨污分流、道路破损等问题,让城市排水更加通畅。加快燃气改造项目实施,推进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居民用户户内燃气管道及安全装置改造项目,免费为燃气用户安装燃气“三件套”,整改“问题管网”265.08公里,常态化开展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整治行动,消除风险隐患,不断夯实燃气安全底座。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十五五”时期,中国将着重办好这些事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